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2023-11-21 10:12 来源: 卡卡爱汽车

还有一部分是与利益有关的,例如把零部件卖给第三方,或者搞点销售分成什么的。

对于一个商业公司而言,赚钱还是第一位的。

所以,华为深度参与问界,真正的目的不是造车,而是把问界打造成一个成功案例,告诉其他厂商,“我的东西真的好用,没吹牛。”

那么,那些车机系统卡顿的、智能驾驶识别能力差的、车载应用不丰富的……,都可以来找华为。

这是一个为了吃掉半瓶醋,专门包了一顿饺子的故事。5、继续刚还是选择加入?其它厂商怎么选?

问界新M7大获成功,给了其它厂商不小压力,这个压力不仅是销量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或者说,它让其它厂商很纠结:到底跟不跟华为合作?

跟华为合作有多香?问界已经给出答案了。

从8月底问界新M7预售到现在,赛力斯的股价已经成了飙升了3倍,销量是不会骗人的。

而且,于大多数车企而言,华为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的成就短期内真的不好超越。

但很多厂商也在担心这样的问题,赛力斯是小厂,什么都能交给华为;而我们是大厂,交给华为有点太亏了。

而且,就算是愿意交给华为,这些厂商大多数都有比较成熟的研发体系和供应链,要达到华为与赛力斯那种合作水平,基本上等于推倒重来,成本太高。

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成熟的新能源厂商会纠结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现在已经有耐不住及寂寞的,例如奇瑞,它选择拿一部分重点车型来跟华为合作,其它的还处在观望阶段。

华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还需要更多的成功案例。

但设想一下,如果智界S7、阿维塔12能大卖,境况会是怎样?

结束语:

问界品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一个特殊案例,也是整个汽车圈的一个经典案例,它证明了智能系统+智能驾驶的路子是可行的。现在的问题是,其它厂商真的有勇气跟华为合作吗?

上一页 1 2 3 4 5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