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元以上无所谓,35以内继续降价
从前面的叙述来看,很清晰的可以得出纯电动车的产品趋势。那就是在电气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化下,新车的产品力将迎来普涨。具体表现在空间更大、性能更强、续航更长、充电更快,以及智能座舱的迭代和智能驾驶的进一步下沉等方面。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产品力的普涨,会带来售价门槛的整体上浮吗?
接下来我们便回到价格维度来看。如今电动车就好像在面临一场“中年危机”一样,只不过划分它们的不是年龄,而是35万元这一价格门槛。定位在35万元门槛以上的产品,基本属于内心中毫无波澜。而35万元以内的纯电动车,或许需要继续面对降价的压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市场环境来看,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传统燃油车,其中高端定位的产品,仍然处于一种普涨的姿态。根据中汽协2023年前三季度的销量分析,价格区间在35万元以上的产品,无论是何种能源结构,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同比销量增长趋势。这一领域的消费人群,对于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但对核心技术、品牌沉淀等方面的需求度高。叠加纯电动车在这方面,本来就正处于平台更迭、高压平台普及、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内卷,甚至是自有充换电设备硬件建设等等。即是刺激这部分人群购买的要素,但方方面面也都是高支出的存在。在竞争本质与同价位燃油车类似,且现阶段付出只多不少的情况下,这类产品的价位又怎么可能下探呢?
至于35万元以内,恐怕就得继续卷价格了。还是根据中汽协2023年前三季度的销量分析,即便是代表着发展趋势的新能源车,在这一时期的25-30万元价格区间中,都出现了同比下滑。而且从各个价格段的销量趋势来看,现阶段新能源车正在加速蚕食15-25万元的燃油车市场。而在更低端(10万元以内),与相对中高端的领域(25-35万元),其势头是相对放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