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提升服务品质 方便市民出行(深阅读)

2023-11-01 10:05 来源: 人民资讯

在石婕换乘的同一时间,市民张志兰正在新北区等待16路公交车。

张志兰是一名盲人,但对她来说,乘公交出行并不难,这得益于常州“助残专线”的开通。

“江苏省无障碍地图”手机APP上有“视障模式”,定好目的地后,APP自动为她推荐16路公交车——这是常州市“助残专线”之一,车上设有无障碍导乘系统。APP每10秒便向她提示最近一辆16路公交车距离她还有几站。

与此同时,16路公交车驾驶员陆烨也从仪表盘上收到信息:短闪2秒,有盲人预约乘车;长闪10秒,下一站即将上车。当车进站,公交车前门旁的喇叭会连播3遍“车辆已进站”,张志兰循声上车。

“以前每次等车,我都要询问乘客或者司机,‘这是16路车吗?’如果几辆车同时到达,往往会因为来不及一一询问而错过公交。而现在,系统将车辆信息精准推送,驾驶员也会格外留意。”张志兰说,“这非常贴心。”

出行更绿色

低碳转型 节能舒适

跟着张志兰踏上这辆16路公交车,车厢内宽敞,后排没有放置发动机的“楼梯”,落座、行走更安全,行驶中没有震动感,乘坐起来平稳舒适——这是一辆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今年32岁、工作8年的陆烨回忆:“2015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开的是柴油车,发动机的噪声相对较大,尤其是前置发动机的车型。”让陆烨印象深刻的是,到了冬天,公交车每天凌晨5时从场站发车,要经过5分钟左右的热车,发动机“突突突”的声音在一片安静之中显得格外响。

今年1月,陆烨开上了纯电动车,只要一拧钥匙,无需“热身”,几秒钟就可以出发,“驾驶体验感好多了”。

早班结束后,下午1时陆烨将车开回场站交接。“春秋季,公交车在晚上充好电,足够开一天了,交接前不用补电。如果是夏天,车上开了空调,需要交接前补一下电。”陆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辆公交车每年跑4.8万公里,过去开柴油车,百公里耗油21升,每年花费7.2万元油费;现在纯电动车,百公里耗电100千瓦时,每年2.8万元——也就是说,一辆新能源公交车每年可以节约成本4.4万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