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现代汽车公开宣传资料称,重庆工厂采用了大量工业机器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及发动机生产等环节自动化率达100%。
冲压车间采用5400吨全自动模块冲压生产线,所有金属板件都是一次冲压成型,生产自动化率达到100%。
总装车间采用多车型混线生产体系,这种柔性生产布局,可以实现车型互换交叉生产。发动机车间也采用多机型混线生产体系,机加工自动化率也达到100%。
为什么配置如此现代的重庆工厂,没有车企前来合作,甚至暂时无人接盘?广州某大型合资车企销售总监刘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可能和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是主流有关,所有的车企都在改换新的电动平台,传统的燃油车生产线已经不符合现在的需求,并且也已经产能过剩。而且这么大的产能,也不是普通车企能够接手的。”
乘联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汽车制造商产能TOP20产能合计为3749万辆,占总量近九成,整体利用率却低于五成。其中,吉利、长城、上汽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悦达起亚等燃油车比重较大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均低于四成。
现代中国频关厂,海外销量走高
在北京现代最鼎盛时期,其在国内共有5座整车生产工厂,分别为位于北京顺义的第一、第二、第三工厂,及沧州工厂和重庆工厂,规划总产能为165万辆。
在重庆工厂建设的第二年——2016年,北京现代汽车达到其在中国内地销量的顶峰114万辆,2016年12月单月销量更是达到惊人的14.6万辆,当时销售排名全国第二,风头一时无两。
不过,其后现代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开始滑坡。
北京汽车年报数据显示,北京现代2018年销量下跌至79万辆,2019年销量再下降为66.2万辆,2020年跌至44万辆,2021年再跌到36万辆。2022年最新数据继续暴跌,下跌至25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