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海外市场,奇瑞手握增长抓手,但目前“出海淘金”的不止奇瑞。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出口量达338.8万辆,同比增长60%。从增速上来看,前三季度比亚迪同比增长5.2倍,长城汽车同比增长89.4%,竞争对手正加速分食奇瑞的海外份额蛋糕。同时,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比亚迪、吉利、长安等车企也持续抢占份额,奇瑞则声量不足。
加入“内卷”胜算几成
海外市场对手杀到,国内市场面临诸多强敌,奇瑞“急了”。但想要突围,仅靠“车海”战术却并不容易。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2023奇瑞科技DAY上,奇瑞展示诸如L4级无人驾驶RoboTaxi、LION AI大模型上车、车享元宇宙、奇瑞超低风阻概念车等黑科技。奇瑞相关人士表示,奇瑞S²ma-可扩展智能火星架构,升级全线控底盘、CTC电池、智能分布式驱动和可插拔EEA6.0架构,实现火星架构的全面进阶。
奇瑞希望借助技术和车型补齐短板。尹同跃也表示:“通过资源合作、协同,明年在新能源车行业中一定会进入全国头部位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厂商零售量排行第三位的广汽埃安销量为35.7万辆,排名第五位的吉利汽车销量则为28.6万辆,均远超奇瑞。
同时,作为“国家队”的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不仅是自身品牌新能源车转型,更是孵化出多个“小号”,产品从纯电到混动并覆盖多个价格区间。此外,造车新势力们也经历多轮淘汰,存活下来的企业也形成规模化与品牌效应。技术上,从大模型到平台算力再到全栈自研等,各家车企的研发也早已上车。在外界看来,如今车市内卷,奇瑞快速布局的同时,其竞争对手也没有放慢脚步,奇瑞的周围强敌环伺。
不仅如此,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向中高端车型发力。尹同跃也曾表示:“没有高端品牌的品牌实际是很可怜的,甚至没有未来。”为此,奇瑞开始布局进军中高端的星纪元STERRA、定位豪华新能源汽车的LUXEED 智界等车型。然而,此前奇瑞的销量增长主要来源于微型车,这让其品牌力在中高端新能源车市场中成为未知。
北京商报记者 刘洋 刘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