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吐故钠新 钠离子电池到底是何来头?

2023-08-16 02:28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这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就很难受了,本来开新能源电动车就有“里程焦虑”,如果选了搭载钠离子电池的电动车,原本(锂电池)500km的续航一下变成400km,这不是加剧了“里程焦虑”?不仅如此,钠离子电池寿命还更短,这下车开不了几年,电池又不行了。

电量、寿命,这两个痛点一叠加,让人开始疑惑,钠离子电池这个曾经的“落伍者”,到底是凭什么,能够重新受到关注呢?

低成本

“翻身”契机来了

锂离子电池虽然有着自己的优势,但是它也有自身最大的劣势——少!锂元素其实是一种非常稀缺的金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锂、钴、镍、锡、钾盐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锂矿资源量约为34943万吨,其中中国的锂矿资源仅占全球锂矿资源的6.31%。

锂矿存量少,使得我国锂资源大多依赖进口,又因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带动产业链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对锂矿资源的需求,造成了锂价的不断上涨。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锂价就快速上涨,从4万元/吨价格最高涨至69万元/吨。原料进口的“卡脖子”,是国内一众科技储能企业决心转向钠离子赛道的重要原因。

相比锂的稀缺,钠最大的优势就是——多。钠资源在地壳中的储量排第六位,最重要的是,占地球总面积70%的海水,就是钠盐最主要的原材料“宝藏”,与其配套的钠提取技术在工业上也非常成熟。这就给钠离子电池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据行业估算,在核心原材料上,钠的单位成本只有锂的百分之一。

钠离子电池能够成为众多科技企业转向“新赛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设备大部分可以在钠离子电池上复用、生产能力可以部分兼容。此外,在钠离子电池上,还可以降低电解液的浓度来节约成本;可以使用价格低廉的铝来制造负极……

巨大的成本优势,让众多科技企业对钠离子电池的未来纷纷看好,再加上钠离子电池本身还具备充电时间快、放电保持率好(低温下电池蓄电量更高)、安全不易起火等优点,这都为钠离子电池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钠离子电池未来的发展,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当下相关产业尚处于产业化初期,中短期内可以担任锂电池的补充角色。国内就有企业在产品研发中,实现了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混搭”,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巧妙解决了纯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低的问题。

钠离子电池从重获关注到走上舞台,需要时间一点一滴地积累,其应用范围也会随着技术的成熟而徐徐铺开。据了解,今年搭载钠离子电池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大多以微型车和小型车为主,这类新能源汽车对里程续航要求并不高,但对成本控制却更为侧重。未来,随着钠离子电池越来越多地进入市场,它有望对锂电池的应用领域形成部分替代。

上一页 1 2 3 4 5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