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退役≠报废!看一块电池的新生命

2023-08-14 07:37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眼前的这块大屏上,实时闪动着3万多块动力电池的健康数据。可别小看这些数据,电池运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它们可以让部分电池在回收时,多卖3倍的价格。

过去想再利用退役电池的话,回收方只能将电池包拆解,检测每一个电芯的健康程度,挑出合适的再组装成新的电池包。而更多缺乏相应技术和人力的回收企业,只能将退役电池当废品一样拆解粉碎,直接出售电池中的重金属。

电池运营企业负责人廖志成手中的芯片,就像是电池上的健康管家。不仅时刻给电池的使用记账,还实时将数据上传区块链平台,让它们无法被篡改。这样一来,回收方不必逐个拆解,就可以了解电池的全部健康数据。记者了解到,健康程度高的电池包,在回收时可以卖到300元,是以往的三倍。

杰成新能源集团负责人 郑伟鹏:有区块链技术的这种赋能,我们实际上不用打开这个电池包,甚至不需要在我眼前,我只要知道电池包的编码,我就已经知道电池包的质量跟标准是什么样了。如果是这些电池包里面的基本上都是好的,都是有达到80%以上余能的,我们就会把它放到梯次利用的环节上面去。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设备区块链平台,上链的新能源设备数量超过800万台。随着路灯、玩具等对电池容量要求更低的使用场景加入循环,新能源电池的更多次利用有了可能。

北京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 陈钟:区块链能够精准地记录电池的生命周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经过了什么样的利用,这样一个不可篡改的一种历史,对这种流通利用和回收具有积极的作用。

从生产到回收

让新能源电池实现绿色循环

退役不报废,新能源电池的使用寿命变得更长了。但他们最终还是要走向拆解回收。如何让新能源电池从生产到回收,形成节能环保的绿色循环呢?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