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口大幅增长更离不开我国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和国内产业链规模与成本优势。
“我国车企正向开发能力已与全球知名车企水平比较接近;外观设计能力或者对外观理念的理解能力大幅提升;产品体验得到了消费者认可,已经与国际车企的水平很接近;质量管控能力达到了国际水平;创新速度、反应速度甚至超过很多跨国车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特别是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优势、品质优势明显,出口车型性价比普遍优于当地同级车型。
“‘行驶、转弯、停车’等基本性能大幅提高,方向盘十分灵敏,转弯的时候也没有飘的感觉。”对于中国汽车产品超出预期的进化,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内田诚感受更为深刻。
高增长能否持续
与中国汽车上半年出口高增长的原因相比,当前人们更关心的是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计,今年我国汽车出口规模将超过400万辆。更有独立分析机构预测,该数据今年有望达440万辆。
中汽协刚刚发布的7月份数据也符合这样的预测。7月份,我国汽车出口39.2万辆,同比增长35.1%。其中,传统能源汽车出口29.1万辆,同比增长23.2%;新能源汽车出口10.1万辆,同比增长87%。
“中国汽车未来出口形势不一定如想象乐观。”也有专家表示了担忧。汽车出口不仅受出口国的产品力和企业的海外战略影响,也受当地企业产品水平和国际经济贸易、地缘政治等因素制约。
有分析认为,如果欧盟通过关税、政策等手段对中国汽车进行限制,我国汽车出口将缺失一大部分市场。而欧洲传统老牌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赶上来之时,我国汽车出口也将受到挤压。
“我国电动汽车在海外争夺市场份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许海东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