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大众娶小鹏:谁是下一个“大鹏配”?

2023-08-02 10:49 来源: 卡卡爱汽车

福特为了能够获得一些宁德时代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也是绞尽脑汁,毕竟自身在三电领域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当然这种与中国新能源企业进行合作的目前并不是少数,奔驰、丰田也和比亚迪有电池技术方面的合作、沃尔沃和吉利更是同平台生产。

当然,目前中国并不是仅仅在动力电池、智能系统等领域具备优势,并且其在车辆的三电控制、智能座舱成品、自动驾驶甚至是人工智能等方面都有涉足,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这些原本独立的领域现在正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智能化方面形成数据量的先发积累优势。

现在汽车行业竞争激烈,要想获得关注其实就要以快致胜,那么采用传统的那一套投资建厂模式,产品的生产周期将会很长,这样在本就脱节的情况下更是让自己慢人家一步,所以说像大众和小鹏这种合作也像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

这种现象在未来其实还会有更多,毕竟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轻易搭建起来的,并且这个时候,对于国内的一些品牌来说也是一个契机。外面的品牌想要技术,里面的品牌又想要大品牌的品牌力加持,或者是资金的注入,进而为自己的研发进行输血。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转型慢的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大众,有点自己独立研发优势的新势力也可能是下一个小鹏,这或许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汽车发展的必然。

这种合作对于新产品在未来的体现其实也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毕竟是多方优势项目的集合,并且从长远来看,这也将促进不同地区的技术发展,通过全球范围去推动新能源智能化发展显然要比单一市场或是单一地区自己努力更现实,也更有效果。

双赢之后,更需互相学习

中国的车企与相关企业其实也要意识到,现在的我们还远没有到形成技术壁垒的程度,并且与欧美日韩这种传统汽车实力较强的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例如车辆的综合调校等方面、成熟的产品理念、除了能源相关之外的机械技术等等,甚至是下一代能源形式的先期布局。

而且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经过政策推动的模式之后,也必然要进入消费驱动,这种情况下,消费层面将会对产品、技术等领域提出更高的需求,这就需要车企去努力强化自身,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海外、合资车企在转型后的实力,毕竟这么多年人家在市场也不是白混的。【iDailycar】

举报/反馈

上一页 1 2 3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