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身挎遥控器重3公斤 安全确认重复300余次

2025-07-03 07:25 来源: 南京日报

每天上下机车、鱼雷罐车200余次护送1500℃铁水

身挎遥控器重3公斤 安全确认重复300余次

7月2日,在梅钢物流部铁水配送中心,机车司机坚守岗位,驾驶混合机车把1500摄氏度铁水送达炼钢厂。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安琪 通讯员何勇洁

编者按又是一年高温季,灼灼烈日炙烤着大地,也映照着无数坚守一线的劳动者的身影。“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高温下的劳动者,以双手托起城市运转的齿轮,以肩膀扛起高质量发展的重担。他们无声的奉献,如磐石般坚韧,如炉火般炽热,生动诠释着最质朴、最珍贵的劳动精神。南京日报今起推出“高温下与劳动者同行”栏目,记录这份坚守的荣光,传递城市的敬意与关怀。他们,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脊梁!

7月1日出梅,7月2日灼人的高温就开始发挥威力,当天南京午间最高气温约37℃。

记者来到梅钢物流部铁水配送中心时,作业长杨佳明正站立在调车棚内,目光如炬,手中平稳操作遥控器,在轨道线路上来回取送1500℃的铁水。调车棚位于机车车头两侧,为方便单人遥控作业和查看前方运行状况,其设计为半开放式,无法完全隔绝外部环境。

物流部铁水配送中心机车司机是目前梅钢唯一露天作业的岗位,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机车都在铁轨上穿梭往来。一辆辆机车拖着满载滚烫铁水的鱼雷罐车,循环于炼铁厂和炼钢厂间。当鱼雷罐车穿过记者身旁,炙热的空气瞬间扑面而来。酷暑时节,机车司机顶着烈日,身挎3公斤的遥控器,每天上下机车、鱼雷罐车200余次。

“信号好了!”在现场,记者看到杨佳明仔细确认信号机,随后右臂平伸,两指并拢指向前方,进行信号确认。高效、精准操作,才能使得鱼雷罐车“使命必达”。他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安全刻度。这样标准的指唱确认(一种通过“眼、手、口、心”联动操作来强化安全确认的方法),机车司机每天要重复300余次。

杨佳明身后停着一台颜色格外鲜亮的机车,它是这一年来物流部的“劳模”——新能源混动机车,平均每天工作18小时。“这是我们的主力车辆,既节能又环保。”2023年11月,梅钢铁路运输用上“混合动力”机车。杨佳明告诉记者,和传统内燃机车相比,混动机车配备柴油机和钛酸锂电池,可减少燃油消耗近40%,大幅降低有害气体排放。据统计,过去一年,梅钢通过混动机车的使用,节约燃油消耗约60吨,相应减少碳排放量约55.2吨。

机车停车等待的间隙,杨佳明稍微缓了口气,钻进空调恒温的驾驶室。从驾驶室开动机车,则需要双人配合作业。这里不仅凉飕飕的,还格外安静。混动机车的发动机噪声更小,不再像一般工矿企业的内燃机车那样嘈杂,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息空间。谈起混动机车的优点,杨佳明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这辆车起步和停车都较快,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同时,采用人机交互界面和微机网络控制,机车变得更智能了,我们的工作环境也更好了。”

新设备,对员工友好,员工对新设备也格外用心。站上铁轨,俯下身子移步到车轮旁,杨佳明摩挲着一个关键的机车部件——闸瓦。闸瓦是机车制动的重要依赖,磨损到极限后必须及时更换,才能保证机车良好的制动性能,这样列车才能停得稳。

但更换混动机车的闸瓦,一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整辆车有16块闸瓦,最初更换一块闸瓦就得花费30到40分钟,步骤烦琐复杂且耗时耗力,单人根本无法完成。”今年经过铁水配送中心联合设备点检团队攻关,优化了闸瓦更换流程,整车闸瓦更换时间压缩至1小时左右。杨佳明直言:“在面对困难时,一线员工有着最真实的智慧,他们开动脑筋,为梅钢稳定顺畅生产和极致降本纷纷贡献着力量。”

员工的智慧是无限的,科技的力量更无穷。据介绍,相对传统内燃机车,混动机车结构更简单,故障率也随之下降。同时,混动机车设有一套智能运维系统,通过对主要部件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提前判断故障,大大降低了日常点检的工作量。

烈日下,杨佳明和同事们依然要忙碌,但新装备、新技术正在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更高的工作效率、更有获得感的未来。

1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