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仇杰看来,“包括混动在内的核心技术的突破,是中国车企做自主品牌绕不开的领域。但自主创新,也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我们要博采众长,才能不断进步。”
一系列里程碑,标记着上汽自主创新的突破:2013年,推出首款插电混合动力轿车荣威e550;2015年,推出中国首个自主开发的整车架构平台“上汽A架构”;2016年,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问世;2024年,DMH超级混动技术正式发布。接下来,上汽还将加快全固态电池整车的研发,率先推出面向量产的L3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祖似杰提到,近十年来,基于“场景创造价值、软件定义汽车、数据决定体验”的理念,上汽每年在自主开发领域投入超200亿元,围绕芯片、操作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三电系统等,加快塑造“智慧的脑”“敏捷的身”“强劲的心”。
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这个过程,并不为过。在汽车越来越像“大号智能终端”的时代,快速迭代升级似乎才是行业主流。“有人说,上汽起了大早,赶了晚集。”仇杰并不回避这些市场质疑。但他认为,学得越多、了解越深,对行业反而越有敬畏感。
“汽车是生命的载体。一种新的技术,要经过充分的风险评估,再来进行系统的交付。只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验证,才能厚积薄发,交付给用户成熟可靠的产品。”仇杰如是说。
“走出去海阔天空”
如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电动汽车,也处在世界领先的位置。一系列的成功,带给中国汽车人前所未有的自信,但也滋生了不少负面效应:流量焦虑、产品同质化、低价“内卷”,等等。
作为汽车行业“老兵”,仇杰对此洞若观火。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6%,整体工业企业利润率为4.9%,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率偏低。在仇杰看来,“没有利润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