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PICU,这是上汽DMH技术的一大亮点,它将发动机、电机、混动变速箱、空调热管理和电池热管理的控制器“五合一”。“就好比一个公司中各个部门原本在不同的办公区域,而现在集中到一个办公区,实现沟通更顺畅、执行更高效。”
为了说明这一点,仇杰找来三个控制器摆在记者面前。记者了解到,这些国际零部件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原来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与之对比,在DMH超级混动技术中,只要一个控制器就够了。“PICU好比插电混动汽车的大脑。相比过去,新技术节省了70%的冗余组件,运算速度提升50%。”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DMH技术的很多突破,看不见、摸不着。然而,“朴实的外表、丰富的内涵”,一直是以仇杰为代表的上汽工程师团队的坚持。“精益求精,这是上海的特质,也是上汽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消费者的‘无感’驾乘。”仇杰说。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表示,DMH超级混动技术的推出,是科技上汽、品质上汽、责任上汽的“超级融合”,将更好地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核心技术“十年磨一剑”
任何核心技术的突破,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早在2010年,上汽便前瞻性地布局插电混动技术,并将其视为值得长期投入的方向持续深耕。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督办的项目中,汽车品牌唯一关于热效率的项目,由上汽集团承担。
“可以说,领先的插电混动技术中国车企做得最好。”这是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姚春德等专家的看法。在姚春德看来,美国市场习惯了大排量发动机,日本企业专注弱混技术和氢能汽车;与中国路线相似的欧洲,由于国家普遍较小,人们习惯于驾驶纯电车型。“只有中国车企在政策和用户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长期持续地投入插电混动技术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