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听声音
云南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来了
“今天的大会让我们信心倍增、干劲十足。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快速发展背景下,企业抢抓机遇,找准与云南合作的契合点,共同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初步形成了‘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的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诚表示,公司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立足云南、深耕云南,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更安全与高效的绿色新能源材料,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贡献力量。
昆明互创国际中心是一个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平台,2015年成立至今,已孵化企业825家,服务企业7398家,带动就业2万人,目前企业运营管理云南数字文旅产业园、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等10个产业园。2022年,园区孵化产值近40亿元。“我们把上下游企业引入园区,连点成链、集链成群、抱团发展、形成生态。”该中心主任张梅说,下一步,中心将通过打造协同发展平台,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融合发展。
作为云南本土航空公司,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召,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祥鹏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祥鹏航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作用,持续提升安全、服务、运行、创新能力和水平,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促进云南省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优势,以通达的航线网络资源和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加强“航空+文旅”资源整合,持续升级产品和服务,展现云南各地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推介云南旅游资源,助力云南建设民航强省和文化旅游强省。
本报记者 杨抒燕 胡晓蓉 陈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