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经济日报整版报道:枣庄新能源电池产业构筑“多能互补”新图景

2025-10-22 17:07 来源: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从“一园集聚”到“全域联动”:一幅协同共生的产业画卷

产业转型,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企之力。枣庄深谙此道,创新构建“链长+链主+联盟+基金”四位一体推进机制,倾力打造全优产业生态。“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左右邻就是产业链,产业园就是生态圈”——在枣庄高新区锂电产业园,这一理念已成为生动现实。天瀚新能源的电池电芯生产线与亿恩科天润的电解液生产线仅一墙之隔,科达利的电池壳生产线与欣旺达的生产线隔街相望。从正极材料到终端应用,全链条如齿轮般紧密咬合,15分钟即可“走”完一条产业链。在台儿庄经济开发区科创园,山东盛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楼上的林跃新能源科技(山东)有限责任公司共享厂房使用。山东盛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说:“厂房设备共享共用后,我们提供前端产品,出售给林跃新能源,他们只需投入后端设备,减少了部分采购和生产成本。”

随着龙头企业持续加码、配套企业纷至沓来,枣庄正从“一园集聚”迈向“全域联动”,形成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新版图。

在山东欣旺达注液车间内,激光雷达与视觉识别系统正以0.1毫升级精度监测着电解液存储区,如有泄漏可精准定位,响应时间仅需200毫秒。与此同时,AGV小车载着电芯组件在自动化产线间穿梭,5G信号将实时生产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平台。屏幕上跳动的参数展现着这座智能工厂跃升的态势:产线关键设备自动化率提高到95%、单线生产效率提高15%,产品不良率降低20%,单位综合能耗下降28%。

“这几年,‘追’着我们项目来的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科达利公司的到来,让结构件运输实现了‘隔墙配套’,产业配套效率明显提升。”山东欣旺达总工程师表示,目前公司在推动和当地锂电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企业的合作。

真正的产业裂变,离不开“链主”企业的“头雁效应”。山东欣旺达的强磁吸效应已经吸引8个上下游配套项目落地,其中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龙头企业科达利从未实地考察过,就决定“隔空”签约落户枣庄,正是对“链主”企业的高度信任和良好互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