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四链融合,构筑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

2025-08-20 21:21 来源: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材料革命:魏桥构建"铝-车-再生"产业闭环

全球铝业巨头魏桥创业集团的跨界入局,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依托全球领先的铝产业优势,魏桥打造了全球独有的“铝全产业链+整车制造+回收再生”模式,这种垂直整合的产业生态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在轻量化层面,魏桥推动下一代极石产品铝材占比提升至50%,实现白车身减重15%、续航提升10%的突破。这不仅是对产品性能的提升,更是对材料应用边界的重新探索。创新推出的"铝银行"模式,以保级回收为核心,通过车辆承诺回收和残值保障,破解了传统高碳领域转型难题,让循环经济从概念走向实践。

数字化赋能成效显著。2025年,BAW锐胜王牌凭借数智化手段,市场份额从23%跃升至37.9%,成功登顶细分市场冠军。从前端营销的分钟级响应,到后端制造的数字孪生应用,魏桥正在证明: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充电网生态:特来电定义新型能源基础设施

当行业还在讨论充电桩时,特来电已经构建起一个链接新能源与电动汽车的“充电网”生态。作为中国最大的充电网生态运营商,特来电充电量超500亿度,碳减排超5100万吨,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新型能源基础设施的崛起。

面对36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挑战,特来电创新开发“两层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充电大数据体检和硬件协同防护,将安全守护从“出厂时”延伸至“全生命周期”。这种 proactive 的安全防护模式,正在重新定义充电运营商的职责边界。

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来电对未来能源体系的布局。“智能共享超充”概念破解了“充完不走占资源”的行业痛点;虚拟电厂模式通过链接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储能,实现了能源的时空平移。在青岛工业园的实践中,年节约电费170余万元,员工通过参与储能交易实现“开车不花钱还赚钱”,这种创新模式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宝贵范例。

上游基石:丰元锂能突破产业核心瓶颈

在产业链上游,丰元锂能以其技术创新为产业注入源头活水。其研发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压实密度突破2.6g/cm³,支撑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和1000公里超长续航。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从被列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就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将能量密度提升至250Wh/kg,较传统材料提升约20%,满足高端车型对续航的极致需求。丰元锂能坚持“应用一代,预研一代”的策略,在枣庄、安庆、玉溪布局三大智能化生产基地,总产能31.5万吨,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