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1000万辆,携“绿”向“新”的又一个里程碑

2024-11-15 11:04 来源: 苏州新闻网

□顾苏

11月14日上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2013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纳入统计体系的第一年,当年的产量仅有1.8万辆。11月14日,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的里程碑,在距离年底还有一个半月时间就比去年全年958.7万辆的产量增长了4.3%。专家预计,这一数字到年底还有望超过1200万辆。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市场的重要拉动力,是稳工业的重点行业,稳大盘的重要支撑,我们更要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规模,实施新能源汽车领跑强基工程,扎实锻造新优势。今天,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新能源车突破1000万辆的里程碑,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次重大飞跃,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里既有政策的护航,也有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政策护航,勇闯“未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包括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商务部明确引导各地在牌照、充电、通行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这些年,近百项鼓励政策先后出台,基础设施保障也日渐完善,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市场化、产业化,到规模化、全球化,不断迈上更高台阶。

技术创新,站上“舞台”。一直以来,车企深耕产业链、聚焦关键技术,努力打造核心优势。新能源浪潮轰轰烈烈,大浪淘沙,一批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汽车脱颖而出。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站上了国际舞台,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影响力。我国新能源汽车避开了美日欧传统燃油车的优势领域,在电动汽车新赛道形成了技术和产业链领先优势,新能源车的蓬勃发展,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成为中国制造业走向高端的重要标志之一,也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

携绿而行,一路“狂飙”。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不断提高,消费者接受度逐渐增加,市场自发需求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不断建立健全适应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绿色能源供给系统、新型信息通信网络体系,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高效互动,与交通、通信等领域融合发展,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一路“狂飙”。

中国汽车新能源车突破1000万辆,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这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生动注脚,也昭示着全球能源消费和交通出行方式的深刻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新能源产业将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1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