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要过马路,只要冲着探头招招手,信号灯很快就会从红灯变成绿灯。这是交警综改大队辖区内,新设置的感应式行人过街信号灯。(《太原晚报》10月23日)
过去,行人过马路要看信号灯,被动地等待指示。如今,随着感应式行人过街信号灯投入使用,行人只需站在红色等待区域,待智能监控探头识别到有行人时,信号灯便会自动进入倒计时。若信号灯未及时变灯,行人还可以通过向路中的摄像头招手或左右移动来触发变灯机制,从而安全快速地通过路口。这一举措极大提升了行人的过街体验,彰显了城市在交通管理方面的智慧与温情。
法律规定行人在交叉路口享有一定的优先权。感应式行人过街信号灯的投用彰显了对行人需求的关注和尊重,这种从“人看灯”向“灯看人”的转变,无疑让行人感受到了更多的便利和温暖。
感应式行人过街信号灯体现了城市在交通管理方面的智慧和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监控技术和感应机制,让交通信号灯能更加精准地识别行人的需求,并作出相应调整。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同时还为城市的交通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也许有人质疑,如果有行人频繁过马路,会降低机动车道的通行率。其实不然。南京是较早尝试感应式行人过街信号灯的城市,据统计,在设有感应式信号灯的路口,行车效率全天提高20%,行人等待时间平均缩短15秒,道路通行能力大为提升。
感应式行人过街信号灯虽然为行人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但并不意味着行人可以无视交通信号灯的指示,随意穿越马路。在享受便利的同时,行人仍然需要保持高度的交通安全意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合理行使自己的通行权,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以及道路交通的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