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向梦想“吉”速飞驰

2024-06-09 01:35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我现在都记得大家当时的表情和状态,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必须全力以赴,为国争光!”王达说。多年的技术攻关、昼夜奋战,就为了那一刻!

——他们以4.02秒突破时速110公里的成绩,荣获直线加速项目的亚军,这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车队在德国赛竞速类项目中取得的最好名次,展现出堪称惊艳的“中国速度”。

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王达解释,“一辆赛车,必须具备出色的制动性能,方能在每个弯道的入口快人一步。”为此,车队的同学们将目光投向了一级方程式和航空领域的独门绝技——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通风制动盘。

经过4个月的努力,第一套12个碳陶制动盘顺利下线。而就在第一轮实车测试才进行30公里的时候,清脆的爆裂声,伴随飞出的制动盘碎片,像一盆冷水给大家浇了个透心凉。并且在后续的测试中,所有制动盘无一幸免,全部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彻底把他们的热情击到谷底。经过测试,他们发现制动盘工作时产生的高温,会带来轴向和径向上超过0.3毫米的形变,而这正是导致制动盘破坏的“罪魁祸首”。

转眼就是半年,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有一天,正逢车队团建活动,负责摄影的同学不小心摔坏了一台单反相机,一个零件引起了车队的注意,那是相机的快门和焦距调节装置,在狭小的空间内,既能调节快门的直径、又能改变轴向的位置。同学们不禁好奇:这个结构能不能用在碳陶制动盘上呢?

“我们沿着这个思路,设计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实现轴向浮动和径向浮动的碳陶制动盘连接结构,体积比传统的滑动卡扣足足缩小了三分之二,补偿能力和力学性能完全能够达到使用要求!”如今再次提起,王达依然特别兴奋。

自从应用了全新的设计,车队再也没有遇到过制动盘破裂的故障,而碳陶制动也成为了吉大学生赛车队的又一项“黑科技”。直至今天,他们的这项设计,仍然堪称世界上最小最轻的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通风制动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