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居民:这些企业篡改或隐瞒数据的现象反复发生,必须严格追究相关企业的违规责任。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简直难以估测,希望整个汽车行业都能认真整改,企业经营者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日本产经新闻》评论指出,这些曾经引领日本经济的大型汽车制造商竟然存在动摇汽车安全的违规行为,实在令人震惊。各企业需要彻底查明违规行为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认证制度是保障汽车质量的关键所在,如果不遵守法律法规,对汽车安全的信任将无从谈起。文章还呼吁日本国土交通省重新审议并制定出新的管理机制,以确保安全。当日本车企不再重视质量,转而开始钻营如何让产品的纸面报告“看上去”“说起来”好看、过得去,“工匠精神”俨然成为纸面雕花。若不是在2023年12月日本丰田子公司大发汽车被曝出测试数据造假,进而引发如今的全行业“爆雷”,日本汽车行业的“花”恐怕还将继续“雕”下去。· 2023年12月,日本丰田子公司大发汽车被曝碰撞测试数据造假,该公司宣布全面停止所有车型的出货。· 一石掀起千层浪,随后大发汽车在日本国内的4家工厂全部停产。日本汽车制造业问题频出这次日本多家车企的“爆雷”其实早有征兆。
2023年12月,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就因日本电装公司的燃油泵质量问题宣布召回超113万辆汽车,涉及26款车型。更多统计数据则显示,2020年至2023年间,仅日本电装公司一家的燃油泵质量问题已导致日本国内召回近383万辆汽车。
△本田日本工厂(资料图)而在2023年11月,日本本田公司被曝出安全带隐患,在美召回超30万辆汽车。同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又因脚踏式驻车制动存在故障等问题,宣布召回超58万辆小型乘用车。更早的还有在2016年,三菱汽车承认,在62.5万辆微型车的燃效测试中造假;2017年,日产汽车和斯巴鲁相继被报道出让无资质人员参与车辆出厂检验; 2018年,日产汽车和斯巴鲁以及铃木、马自达和雅马哈又都被报道出篡改燃效及尾气排放测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