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唐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政林
5月16日,落户于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辉公司)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一块铝锭经过压铸、加工、焊接、打磨等24道工序后,成为一个个汽车的机壳组件。
2023年,该公司生产了10万套电机外壳、电池箱体、电控箱体等新能源汽车压缩机零部件,产值1.1亿元,成为遵义市生产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机、电控、电池)核心零部件的龙头企业。
在遵义高新区,像蓝辉公司这样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还有不少,这与近年来遵义高新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密不可分。
“我们与多家高校合作,对产品及材料进行攻关突破,深入研究相关技术,解决了铸造过程中多个难题。同时优化工艺流程,使产品合格率与生产效率有了较大提升,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蓝辉公司技术质量部模具设计师刘贵海说。
作为一家专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电池箱体、电控箱体等相关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蓝辉公司加强创新研发,向“新”提质、增效、扩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坚持技术研发,做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争取成为西南地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蓝辉公司董事长杨安表示,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公司计划新建厂房和生产线,引进一批新设备和高端技术人才,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目前遵义高新区蓄势聚力,重点生产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产品,配套生产充电桩、电子母排、汽车空调等核心零部件。
在遵义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巴斯巴公司)生产车间,与传统充电桩相比,这里生产的充电桩要大一圈。
“这是我们公司新研发的储能式充电桩,目前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巴斯巴公司充电桩工艺工程师石坤告诉记者,储能式充电桩集充储为一体,具有稳定性更高、独立性更强等特点,可实现错峰充电,让用户享受到更加稳定、可靠、高效的充电服务。
在生产车间的另一边,自动化流水线改造正在加紧建设。据悉,建成后的自动化流水线,将配备MES系统对设备进行自动检测,不仅可提高装配效率,还能提升产品品质,防止零件漏装、少装。
巴斯巴公司成立8年来,不仅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参与制定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还与多家大型新能源整车制造厂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订单量增长迅速。2023年,公司实现产值达2.7亿元。
“近年来,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加大设备和技术投资力度,提高产品品质。”巴斯巴公司办公室主任冯锐表示,接下来,企业还会在科技创新及技术提升方面努力,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借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强劲东风,遵义高新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强链补链延链,探索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大力支持区域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与省内整车企业加强协作,融入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据介绍,围绕全省“六大产业基地”建设,立足区域整车制造企业配套需求,遵义高新区已形成覆盖电机、电控、电池、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下一步,该区将继续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资源禀赋,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规模,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