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85后”轻松调运1600℃钢水全靠它

2024-05-04 05:58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生活中小到钢笔、奶粉罐,大到汽车飞机,随处可见钢铁产品的身影。随着5G、AI等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钢铁企业早就完成了从“黑金刚”到“绿巨人”的转变。五一劳动节特别策划第四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进梅钢公司,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传统行业里的新技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宇轩

能提1600℃、200吨钢包,这个大家伙是谁?

高炉出钢水,1600℃钢水如何运输?按照“惯例”,需要操作员爬上20多米高的行车驾驶室,并操作行车进行运输。85后的一线行车工彭志宇告诉记者,那个时候进操作室要戴口罩,都不敢穿白色衣服。操作行车运行的时候,自己的头部要不断往下看,随时确认行车位置,钢包最近离操作室就四五米距离,因此驾驶室温度也很高。一天都不太敢喝水,上厕所不方便。

然而,如今当记者走进梅钢5G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的时候,彭志宇等一线行车工已经坐在宽敞明亮的操作间里了。这里离行车运行处至少有几百米,如何操作庞然大物的行车呢?原来,从2019年开始,梅钢公司启动5G行车远程操作改革,梅钢二炼钢5G智能行车项目实现行车工在地面集控室远程操作行车。

“挂钩钩住钢包、提拉、运行。”在5G技术的加持下,现在的彭志宇在操作间里熟练使用着操作杆,根据面前多个大屏幕显示操作着200多吨的钢包承载着炙热的钢水进行转运作业,行车最远行程有300多米。“现在这个操作台布局和操作杆位置和当年行车顶上的操作台一模一样。”彭志宇说,感觉很熟悉,上手也很快。现在的操作台还有各个方向的摄像头拍摄画面,不用低着头边操作边看行车位置,工作条件实在好太多了。

千锤百炼始成钢,它能切割、检验一把抓,靠谱!

钢产品的“身影”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钢产品的质量如何,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要知道产品是否保质保量,检测工序就尤为重要。在梅钢冷轧理化性能作业区,3台“宝罗”机器人互相配合,正在紧张作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