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知豆彩虹的核心产品力,基本上都超过了此前的同级标杆宏光MINIEV。唯一弱化的部分,或许是在动力性能接近的情况下,更大、更重的知豆彩虹,在加速时也会更慢。但在最终定价方面,知豆彩虹还是祭出了最后的杀手锏。除了前面提到的低配外,续航超过200km(CLTC工况下205km)的知豆彩虹,其指导价为3.99万元,补贴后售价仅3.59万元。而宏光MINIEV想要达到这一水平,指导价基本都超过了4.5万元水平。
就算眼下新能源车市卷,但对价格已经很低的微型车而言,连1千元都是很大的成本占比,知豆彩虹这种数千元的差额,显然不可能是凭空来。至于说边际效应,就算宏光MINIEV销量有波动,但体量还是在的。既然单车边际效应的天花板有限,那就只能指望平台化了,而新生的知豆似乎就是这样打算的。
未来3年内推8款车型,覆盖小微型车市场。很显然,知豆彩虹是预支了平台化生产的红利。至于说小微型车市场凭啥能塞下这么多产品,这或许可以参考一下隔壁日本的K-car。从规格来看,知豆彩虹已经有朝着K-car发展的趋势。窄体车身,但整体更长、更高,并且强化方盒子设计,最大限度拉大车内净空间。这些从知豆彩虹单车型上,或许还看不出太多端倪。但在打好空间基础后,类似K-car那样的,提供侧重乘用、载货、越野、多功能,甚至是运动性的产品分类,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套模块化的生产规划,或许可以再次激活国内的小微型纯电动市场。至少,眼下它已经凭借第一款产品,在空间和价格上,交出了有吸引力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