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在新赛道一路疾驰

2024-02-29 03:44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陕汽控股占德创未来50%股份。“没有占股51%、形成绝对控股,就是给德创未来自由的发展空间。”王彬说,“陕汽控股只派一名执行董事驻德创未来,其他管理层由市场化选聘产生,并充分授权。这意味着,我们既有国资背景,也有灵活的体制。”

来德创未来之前,李司光是陕汽控股技术中心的一名副主任。“和陕汽控股解除劳动合同,离开集团本部稳定的环境,我的心中很忐忑。”李司光说,“但想到要开创一份新的事业,我又很憧憬。”

这份新事业同样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质子汽车副总经理李满,原先从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研发工作。加入德创未来后,他带领智能网联研发团队打造出强适配性的新能源商用车电子电气架构。

短短两三年,德创未来从200人发展到700人,其中高端人才占60%以上。德创未来成立不久就完成了氢燃料牵引车、换电自卸车、纯电动钢厂车等多款产品开发;自主开发的自动驾驶、全电固态底盘、域控制器、智能座舱、镁合金零部件等取得突破性进展。

“德创未来是轻资产企业,生产依托陕汽控股,最大的资产是研发人员。”王彬说,“人才愿意在哪里工作,我们就把研发中心建到哪里。”德创未来在北京、苏州成立研发中心,由此吸引来的高科技人才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优化激励、科学放权,在内生动力上做“加法”,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德创未来推行技术团队参股、经理层市场化选聘、股权激励等新机制,将个人贡献与薪酬挂钩,彻底打破“大锅饭”。

目前,该公司自主设计了145款新能源整车产品;申报125项专利,已获授权2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45%以上。这份成绩单部分归功于德创未来不仅采取传统的经销商模式,还建立了直销模式。“只有直面市场才知道需求在哪里。”李司光说。

如何在新赛道一路疾驰。“下一步,德创未来将继续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新材料领域开展深入实践,推动商用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加速融合。”王彬说。

上一页 1 2 3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