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纪雪洪:车企开启新一轮大降价,2024年越来越卷?

2024-02-23 11:37 来源: 中新经纬

价格战如何影响行业生态?

价格战会刺激一部分消费需求,一些换车意愿不是很强的用户提前进行车辆的更新替代,价格优惠比较多的车型将会有一个明显的销量提升。价格战将有助于市场销量的增加,并将让消费者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从企业端看,大多数企业都是被迫应对价格战的。价格战将让企业的利润下降,竞争能力弱的企业无法有效应对,或造成亏损甚至退出市场。由于产业链价格的逐步传递,供应商以及上游企业的利润也会普遍受到影响,带来供应商市场结构的变化。

价格战推动市场快速优胜劣汰,优势企业市场份额会快速增加,市场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从资金方面来看,价格的持续下降会导致企业现金流减少,盈利困难,这可能会给行业投资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些投资人可能会因此减少投资,一些企业也可能会因为无利可图而减少投入。

“电比油低”全行业能否实现?

在这次的价格战中,比亚迪打出了一个“电比油低”的口号,也就是电车销售价格比油车销售价格还要低。笔者认为这是有条件的,更多是指比亚迪推出的“秦”车型对比类似配置的主流合资燃油车产品,如轩逸、朗逸等价格,也就是比市场主流燃油产品市场销售价格更低。短期内,自主品牌电车跟自主品牌燃油车同样配置的话,“电比油低”还很难做到。

笔者认为,更好地理解“电比油低”应该是从全生命周期成本去衡量。毕竟车辆销售仅是消费者支出的一部分,大多数消费者会考虑电车对比油车的使用成本、燃料成本、维修、二手车置换残值、购置税减免等等。从未来看,笔者认为电动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会越来越显示出对油车的优势,所以“电比油低”会从此轮合资品牌对垒中逐步扩散到真正的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技术路线竞争中,并推动电动车的市场渗透率越来越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