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销售放缓 进口车突然不香啦?

2024-02-08 04:01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2023年我国汽车进口79.9万辆 相比2022年同期下滑8.9%

销售放缓 进口车突然不香啦?

进口车不香了?

在中国汽车出口跃居全球首位的同时,进口品牌在中国车市发展趋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进口79.9万辆,相比2022年同期下滑8.9%;进口车实际累计销量76.9万辆;进口金额达到3321.3亿元,同比下滑5.8%。从过去十余年来的数据来看,我国汽车进口量从2017年开始以10%左右的幅度下行,2023年更是创自2011年以来最低值。当中国汽车品牌借助电气化、智能化高歌猛进发展时,进口品牌真的不香了吗?

文/表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莉

销量逐年下滑,

但海关报关单价却持续走高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2023年德日美系进口车全线下滑,其中德国进口车同比下滑11%至23.1万辆,日系进口车同比下滑14%至22.4万辆,美系进口车为12.6万辆,同比下滑8%。

从品牌来看,协会的数据显示,坚持不本土化生产的雷克萨斯品牌,依然是进口车销量最高的品牌,去年全年销量达到180852辆,同比下降0.9%。数字显示,2022年开始,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发展缓慢并首次出现同比下滑18.6%,只有18.39万辆,2023年仍未能止跌。同时,雷克萨斯ES单一车型“贡献”了绝大部分销量。这也凸显电气化缓慢的雷克萨斯当前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困境。

与雷克萨斯一样,进口量排名第二大的保时捷在华销量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2023年更是同比下滑近15%,在所有进口品牌中跌幅最大。

此外,超豪华品牌中的法拉利、宾利、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等均出现了大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口车销量同比下滑名单中,奔驰同比下降2.7%,宝马和MINI分别下滑10.7%和36.4%。业内指出,这与奔驰和宝马近年来加速在中国发展,实现中国本土化研发制造有关,不仅宝马X5、奔驰E等重点燃油车型实现国产化,就连i系列、EQ系列的电动车都实现了中国本地化生产。

从进口汽车品牌结构来看,豪华车依然是销量主力,去年1~12月累计占比达89.86%。

而且尽管进口车销量逐年下滑,但海关报关单价却持续走高,已从2015年的25.21万元提升到2023年的41.57万左右。协会分析指出,进口车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依旧是消费升级。

中国新能源车崛起,

进口燃油车需求下降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在电气化、智能化上的不断深入,中国自主品牌正在改写高端豪华汽车的新定义,公众消费观已经发生较大转变,这使得进口车还依靠品牌溢价已经不太现实。”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顾志军表示。

业内认为,随着中国汽车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的快速迭代,国内消费者的购车倾向已经发生深刻变革。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经高达35.7%,35万~40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涨幅最大,同比增速超过1倍。同时,中国品牌正不断向高端和豪华市场突围,如售价百万元区间的比亚迪仰望U8售价为109.8万元、广汽埃安昊铂SSR售价为128.6万元起。售价在60万~80万元级扎堆了蔚来ET9、极氪001FR、长城坦克700、腾势D9、理想MEGA等新势力,此外30万~50万元级更是车型众多,销量并不比进口车型少。在这种新的消费趋势下,进口燃油车销量自然受到较大冲击。记者留意到,面对中国车市新的消费需求,不少进口品牌也在加速电气化转型。如保时捷、兰博基尼已经推出纯电、插混等产品,单一车型也获得不错的销量。

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进口车销量达到45993辆,同比增长47.9%,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比涨幅达172%。不过,从体量来看,进口车新能源汽车占比不足6%,且车型相对较少,尤其是纯电车型。最热卖的是特斯拉model X、保时捷Taycan、宝马iX、奔驰GLE等。但总体来看,在国产品牌集体扎堆的纯电、插电/增程等混动等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口车销量表现比较弱势。

随着近两年国内“价格战”愈演愈烈,也给这些进口车带来不小冲击,业内认为,转型缓慢的进口车品牌的发展空间将在未来持续被压缩。

1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