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意见》还强调了营造良好贸易环境的重要性,提出推动标准国际化和合格评定互认、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协定效能、完善进出口管理政策等3条措施;在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方面,提出充分发挥多双边机制作用、积极妥善应对国外贸易限制措施等2条措施。
在王鹏看来,这两方面的措施意在消除国际贸易壁垒,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国际认可度。同时,通过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积极妥善应对国外贸易限制措施等,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抗风险能力。
整车出口模式面临挑战
近年来,世界经济低碳化转型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柏文喜认为,面对这样的需求,我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模式有优势也有劣势。
“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模式仍然以整车出口为主。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直观地展示我国汽车产品的品质和性能,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同时,整车出口也有利于建立完整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为海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车和用车体验。”柏文喜表示,“不过,整车出口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首先,整车出口需要面临较高的运输成本和海关税费,增加了出口成本。其次,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整车出口需要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法规要求,这对汽车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柏文喜指出,当前,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的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以及品牌影响力;二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需要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法规要求;三是运输成本较高,需要优化出口物流体系以降低出口成本。
因此,在柏文喜看来,《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为了利用《意见》这一新政策进一步加快出口,可以优化出口环节,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效率;其次,积极参与重点海外市场的品牌推介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后,加强与海外相关企业的合作,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需要注重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以及适应不同市场需求和法规要求的能力,以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柏文喜表示。
王鹏认为,总体来说,这份《意见》的出台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提供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这也将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合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王鹏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冉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