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创新探“新”路

2024-01-24 02:26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卫星产业就像冰山,海平面以上,精密产品受人瞩目;海平面以下,是大量的研发制造工作支撑。以长光卫星为龙头,吉林省带动链条上的零部件制造、遥感数据应用等行业近250家企业共同发展。

“吉林一号”是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亮眼标签,是吉林加快打造科创策源地的生动实践。

不仅仅有卫星,高铁、新能源汽车、碳纤维……新兴产业在吉林拔节生长。“复兴号”动车组诞生地——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列黑橙相间的车体正在前行。“它的时速能达到600公里。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全要素试验系统。”中车长客副总工程师于青松介绍。

中国一汽、中车长客、吉林化纤……龙头企业牵引一批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加速涌现创新技术成果。新能源产业集群、光电子产业集群、碳纤维新材料产业集群……黑土地上,“新”风拂面,2023年吉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150.3%,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户数增长24.87%,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户数增长15.36%。

一块电池看产学研加速融合

每天早晚高峰,6辆氢能大巴车都会从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驶出,满载乘客往返于长春市区和示范园区,免加油、免充电的大客车,是汽车城街道上的独特一景。

在吉林省内多个城市,加注快、零排放的氢能公交车已经走入城市生活,产自吉林的氢燃料电池卡车也正在销往各地。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这种卡车的发动机峰值效率更高、更节能。绿色便捷的背后,是吉林省氢能“制储加用”产业链条的不断延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