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让这条“链”更坚韧

2024-01-23 07:46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汉水襄评

东风纳米年产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整车量产,实现了襄阳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的历史性突破。

从汽车零部件到整车生产、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30多年来,襄阳汽车产业在“放手”发展当下、“放眼”蓄势未来的积极谋划中,已经构建了有“整”有“零”,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场景应用及配套等方面的全链条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

然而,随着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的不断完善,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妥善应对产业链建设发展中面临的风险、挑战和困难,必须巩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性、自主性、安全性和可控性,持续做强产业链条,才能赢得竞争主动。

让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坚韧,需要我们抓政策抓环境,积极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制定该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抓转型抓协同,依托襄阳传统汽车产业基础,鼓励一批传统汽车产业企业率先转型,培育新能源汽车应用和产业创新生态,同时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与传统汽车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共赢;抓核心抓链条,通过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大新能源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的招引力度,大力培育汽车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贸易等产业核心企业,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抓人才抓创新,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投入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研发项目,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抓住“车”,延伸“车”,超越“车”。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在“链”上发力,主动求变,不断寻求“新”突破,加速构建有“整”有“零”,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场景应用及配套的全链条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

1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