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进口7系因“方向盘接地导线的螺栓孔未按规格生产”而进行召回,奔驰进口GLESUV和GLSSUV因“装配过程出现偏差,造成后门车窗玻璃装饰条的固定可能不牢靠”而进行召回,斯巴鲁汽车因“用户手册缺少内容”而召回等等,这些看似完全能够规避的问题为何还会频繁出现,我们该对这些车企的生产研发能力产生怀疑吗?
实际上,汽车从设计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非常繁琐,难免会存在此类看似完全可以规避,仅是粗心马虎的问题。往年存在诸如此类的召回问题同样不占少数。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是不是召回问题越少,就表面品牌越好?
进入新能源时代后,技术的新鲜度及更迭速度是燃油车无法比拟的,以常理判断,新能源车故障率理应更高。翻看2023年召回信息,除特斯拉出现了超110万辆的大规模召回以外,新能源车企仅蔚来对ET5实施了召回计划,而其他产生新能源车召回的企业均为非纯新能源车企。
这是否意味着新能源品牌更好?
借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话说:“由于召回是企业负责的态度,没召回并非优秀,召回的更可信任。”实际上,在高度集成智能化的新能源车上,很多问题通过OTA便可解决,因此车企采取弱化问题的态度,能用OTA解决,就没必要上召回榜。
但并不是什么都能用OTA解决。如理想刹车点头严重的问题,理想曾表示通过OTA可有效改善点头问题,事实是,OTA仅能改善电机扭力输出的控制逻辑,以及空气悬架的可调逻辑,但并不能直接改变整套悬架体系的硬伤,以及整车质量对行驶带来的惯性问题,或许通过OTA这种方式能改善一丝丝乘坐舒适度,但想要达到更好的效果,是无法完全实现的。
再比如经常有人探讨的门拉手问题,新能源车为了追求更好的风阻系数,而采用隐藏式门把手,被不少人吐槽有无法弹出的现象,如果是控制逻辑的偶尔短路,还可以通过OTA完成升级,但如果是机械结构的问题,只能更换一套拉锁机构才能解决。
因此,通过这些五花八门的召回,能够看出虽然新能源品牌在造车前瞻性上处于领先地位,但仅限于前瞻性,对于产品把控的思维,与传统车企尚有差距。
比如,奔驰可以因装配不当问题召回销量很小的进口车,而理想却不会为三排座椅有漏电隐患实施召回。宝马可以因螺栓孔位不当召回同样销量较小的进口车,而广汽埃安不会因前风挡漏水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召回处理。结语
召回不单是企业责任,也能令用户从一定程度上了解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或者各品牌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召回也是用户最容易忽视的选车验证条件,不仅能对某一些车型的通病进行了解,也能预判出如果自己作为该品牌的车主,是否能够安心地用车。
当然,召回也不是100%判断车企好坏的标准,上榜次数不等于其真实的技术实力,但的确能反映出企业对用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