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汕尾以经济“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奋力探索“百千万工程”的汕尾路径

2023-12-18 16:49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汕尾是海洋大市,海洋面积2.39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一,海岸线长455.2公里,位居全省第二。根据《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汕尾纳入规划的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共1040万千瓦,是全省唯一既有省管海域也有国管海域场址的地市。未来,汕尾还将规划2255万的深远海海上风电场址,海上风电场址开发总规模达到3435万千瓦。

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汕尾站在了“风口”之上。2023年,汕尾海上风电竞配吸引了中广核、华润等11家大型的央企和国有企业参与“争风”,相关企业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推动6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为汕尾带动84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引进带动将近300亿元的产业投资。

汕尾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汕尾将持续加大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力度,形成绿色能源生产主导、海洋制氢与海洋牧场等新兴方向深度融合的海洋产业开放合作前沿门户,携手打造汕尾(国际)绿电创新示范基地,铸造绿色能源“新长城”。

绿色转型: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一缕缕海风转化为绿色能源,也为汕尾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绿电”保障。

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之下,汕尾多年来悄然布局“风光水火核储”绿色能源多能互补一体发展格局,超前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擘画了“加速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宏伟蓝图。

在陆河县新河工业园比亚迪厂区,工人们熟练操控着机器,各条生产线井然运作,呈现一派有序的生产氛围。目前,比亚迪集团已在汕尾全域布局——陆河比亚迪生产基地,累计生产新能源大巴超10000辆,产值超过450亿元;比亚迪红草工业园,总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云轨云巴零部件、新型材料等轨道交通零部件。

近年来,汕尾精准借力深圳特区优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以“链条延伸、集群共建”为主线,探索“深圳总部+汕尾基地”“深圳链主+汕尾配套”等共建模式,强化产业平台承载支撑,全力打造深圳产业转移首选地、产业链延伸首选区、产业集群配套基地,比亚迪、中广核、宝丽华、信利、华润、康佳、中天、明阳等龙头企业争先在汕尾落户,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日趋稳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