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逼近40%关口,一场浩浩荡荡的汽车工业革命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为了应对来自中国本土品牌的冲击,曾经的“死对头”现在也不得不联起手来面对时代的冲击。
11月的最后一天,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合力满足中国客户对豪华充电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据协议,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将利用其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充电运营经验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洞察,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制快速、便捷、可靠的充电解决方案。双方希望此次合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客户的公共充电体验。按照规划,至2026年底,该合资公司计划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具备先进技术的超级充电站,约7,000根超充桩。首批充电站计划于2024年起在中国重点新能源汽车城市开始运营,后续充电站建设也将覆盖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该合资公司的充电网络将向公众开放。据悉,宝马和奔驰车主可享受专属尊享服务,如即插即充、线上预约等无缝数字化充电体验。此外,该合资公司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为中国客户提供可持续的豪华充电体验。
梳理宝马和奔驰充电网络布局情况发现,宝马自己品牌的首批超充站在今年8月才开始运营,目前只覆盖了9大城市,预计到2023年底将建设约50个基站。而奔驰这边首批超充站在今年10月份才开放了成都和佛山仅两个站点,要知道,光一个特斯拉就已经在国内布局了超过1800座超充站,宝马和奔驰虽贵为百年豪车品牌,但两者在补能领域都只能算后来者。除此之外,纯电动车市场的玩法与燃油车市场完全不同。对于燃油车用户来说,品牌只需要把产品性能和售后服务做好就没有多大问题。但要想服务好纯电动车车主,还需要把补能便利性也要考虑进去,但奔驰和宝马在这方面的发力时机实在是太晚了。
仅靠一己之力无法在短时间跟上爆发的市场需求,那么双方紧密合作将双倍的技术与资源推进超级充电站的落地,对于这两个急需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稳住阵脚的德系巨头来说,确实是一次有望实现1加1大于2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奔驰的“强强联合”并非首次,此前在电动化、智能化相关领域合作的尤为紧密。早在2019年,宝马和奔驰接连宣布在汽车出行服务、自动驾驶两大领域展开合作,其中双方决定共同研发基于高速公路上应用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不过仅在一年多后,双方便因多方面原因暂停了该领域的合作。此次在充电领域的牵手,亦被业界视为一种不同模式与目标下的“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