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作为土生土长的安徽人,我知道合肥这几天召开了跟科技有关的大会,我们安徽这两年遇到了新能源汽车、光伏新材料等产业的风口,外出奔生活的年轻人开始回归安徽了。我天天拉客人,可知道最近两年年轻人的变化!”今年32岁的出租车司机小陆在22日晚跟中国经济网记者聊天中充满自豪。
同天晚上,已经退休的麦先生告诉记者,“我们安徽绿化环境比以前好得不得了,旧机场变成了园博园,里面有很多声光电科技元素,吸引了周边省份的众多游客。”
“今年1月-9月,安徽全省汽车产量169.9万辆,增长45.7%,居全国第二。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等‘新三样’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安徽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在`10月22日召开的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的发言,为普通百姓感受到的生活变化给出了数据支撑。
同一天,来自不同角色的声音都聚焦安徽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背后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10月22日下午,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安徽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在合肥召开。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省委书记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程丽华,中国科协党组成员王进展、罗晖,省领导张韵声、张红文、韩军、任清华、单向前出席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主持会议。来自全国学会的罗锡文、单杨、刘越、彭寿、凌文、史玉波、肖伟等7位院士专家牵头,聚焦农机装备、农产品绿色加工、元宇宙、新材料、文化科技融合助力安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安徽7个方面重大科技和产业问题,开展调研并形成高水平研究报告。会上院士专家作汇报,为安徽科技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据统计,中国科协前后组织150余位院士专家赴皖调研21次,覆盖16个省辖市、70个县(市、区),服务企事业单位256家。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致力于促进跨界融合、聚焦学术引领,充分展现科技工作者“主角”风采,发挥全国学会“主体”作用,增强举办地“主场”获得感,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