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智能驾驶 驶向未来之路

2023-09-28 02:50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面向未来,智能网联已经成为下一阶段车企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夕勇谈到,从发展趋势上看,自动驾驶行业回归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资本也在趋向理性;“车能路云”融合发展渐成共识,成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有效的解决方案,汽车产业已进入大融合时代,汽车成为新的融合性平台。

“过去一年,我认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无人驾驶可以在中国复杂城市道路场景中的真正落地。”李震宇谈到,乘用车的智能化开始显出惊人的“中国速度”。过去乘用车辅助驾驶,尤其是高级别的辅助驾驶,因为产品的体验不够好,没有成为消费者购车的关键因素。但近年来,尤其是过去一年开始,产品体验跨过了鸿沟,有一些体验非常好的产品上市,好产品开始教育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相信高级别辅助驾驶,并持续使用具有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的产品。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虽然取得重大成就,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李克强指出,一是高级别智能驾驶尚未达到商业化目标,持续高额投入下,自动驾驶研发成本、车辆硬件成本不断提升,但长尾工况、安全性、可靠性等关键问题尚未解决,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商业探索多限于封闭特定场景,无法摆脱安全员冗余;二是发展理念、技术路线等尚未形成共识,不同行业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跨界融合特征认识不足,在系统定义、功能架构、关键技术等实施方面存在局限,导致产品技术方案落后、基础设施建设重复、系统数据封闭等一系列问题。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智能驾驶商业化上半场是从0到1的拼图搭建,上半场冷启动阶段是短跑,拼的是爆发力 (算法突破),下半场迭代阶段是马拉松,拼的是体系和效率。量产城市场景辅助驾驶+全栈闭环能力建成=下半场入场券,之后才能完成全场景的打通,全面实现点到点辅助驾驶。

面对一系列问题,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这种中国特色解决方案有望实现“换道超车”。李震宇表示,我国凭借着体制机制、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重优势,在全球率先实践了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解决方案,已经在关键技术、示范应用、产业规模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车路云一体化,我们称之为中国方案。”李克强说,可以简单地用“一二三”来解释,一是一体化架构,二是有两个技术特征,三是分层解耦,用两大技术特征来满足三个技术标准条件。按这个思路,最终将形成一个复杂的融合系统,来协调汽车、交通、通信,也包括人员等问题的综合解决。

新变革孕育新机遇,大会上还通过了《推进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北京)共识》。与会各方达成五方面共识:第一,以汽车智能化转型迎接新一轮出行革命。第二,以出行需求为导向推进商业应用。第三,跨界协同构建新型网状产业生态体系。第四,加快网联化应用支持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第五,携手推动支持产业发展的法规环境完善。

上一页 1 2 3 4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