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质疑为什么传统车企转型慢,其实还真不能怪他们,别看现在主流车型的外观都差不多,但内在完全是两种东西。其中,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就是关键的区别,ta是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转型的核心技术支撑,通过重构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系统,实现更高效、灵活和安全的车辆控制与管理。当然,大家用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比如宝马,就开发了全球首个覆盖全动力系统及全细分车型的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把六边形属性拉满。
这套全新架构拥有五大特点,分别为:支持AI用户体验和场景,相较于现款车型集成算力提升逾20倍;四台高性能中央控制单元组成“超级大脑”,负责整合车载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驾驶动态控制系统,以及车辆进入、空调与舒适体验等基础功能;高效的计算架构,减少硬件复杂度,提高软件定义功能的灵活性;全面支持OTA升级,确保车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最新技术;全新的区域线束架构,减少线束长度600米,实现30%轻量化,大幅优化数据传输效率。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四大高性能中央控制单元之一的“驾控超级大脑”负责管控整车的驾驶动态控制,其创新变革是首次将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实现了对车辆整体动态变化的全盘思考。也就是说,“驾控超级大脑”通过统一管理动力及底盘,实现了动力传动、制动、充电、能量回收及转向等核心子功能的高效集成,将加速与制动控制、车辆稳定性管理、动态转向功能以及充电管理等完美融合,信息处理速度较以往系统提升了10倍。简而言之,就是“量化”了各项参数,类似于医院的验血单,将每个指标都迅速调整到最和谐的区间。至于有多迅速?通过全新线束系统和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构建的数字神经网络,“驾控超级大脑”给各个子控制单元的指令传输链路延时小于1毫秒,也就是千分之一秒。
借助“驾控超级大脑”,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实现了对轮上扭矩18000牛米,及超3G横向加速度的巅峰性能测试,足以印证高性能中央控制单元对极端性能的掌控实力,让电动时代的驾驶体验马力、驾趣完美兼得,这也标志着着未来宝马新世代车型将拥有极高的操控极限。此外,得益于动力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的深度集成,“驾控超级大脑”可令动能回收的强度与用户的制动意图充分契合,最终实现在98%的驾驶场景(即145公里/小时以下)无需依赖传统制动系统,仅通过能量回收产生的制动力即可满足日常需求。
而且,新架构中的动能回收不止是制动与能量回收,还将起到智能扭矩矢量分配的作用。当车辆过弯时,松开油门踏板便开始能量回收,并在入弯道时,能量回收会在前后轴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并持续转换,以保证最佳的内外侧轮转速。得益于更偏后驱的能量回收,车辆在弯道中也不会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在恶劣的冰雪路面下紧急避障时,车辆还能利用前后轴的能量回收,来保证行驶的平稳,实现最精准的避障走线,极大限度减少车辆转向过度,发现侧滑情况的发生。
写在最后:
不要以为德国人很“轴”,做事只会一板一眼。在中国企业展现自身出色的实力后,宝马自然会顺应中国创新浪潮,与本土伙伴深度合作。除了早在2012年就开始合作的宁德时代外,宝马还与亿纬锂能等企业共同攻坚大圆柱电芯技术的工业化量产,为新世代车型提供技术支持。此次,宝马携手了华为终端,推出包括BMW数字钥匙、HUAWEI HiCar和MyBMW App在内的数字化服务;且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斑马智行展开合作,将AI大语言模型融入BMW智能个人助理,带来更高效、更个性化、更智能的数字体验。诸多黑科技集于一身,即将于明年量产的国产新世代车型,不出意外的话,将是宝马的大成之作,大家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