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作为2025年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交流会暨企业家太湖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由常州市政府主办、市商务局承办的“新能源产业链合作对接交流会”在无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交流会以“聚势新能源 合作赢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科研机构专家及政府代表,集中展示常州新能源产业硬核实力,现场1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累计总投资近100亿元。其中,外资项目3个,总投资1.3亿美元。
近年来,我市秉持“十年磨一剑”的长期主义,匠心专注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发储送用网”五大领域构筑全国最完整的产业链,加快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常州制造业产业覆盖度全国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全球每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搭载常州产电池;先后35次创造和刷新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变压器产量占全国13.1%;新能源整车年产量近80万辆,正朝着万亿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奋进。
常州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独特区位。今年9月,常泰长江大桥的开通让跨江通勤缩至20分钟,“公铁水空管” 齐全的运输网络使货物半日内可达长三角、3日内畅达欧亚各地。
常州吸引超3000家外资企业落户,10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常投资了205个项目;全市拥有外贸进出口企业9800多家,外贸进出口超3200亿元;拥有中德、中瑞等6个省级国际合作园区,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作为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常州制定全国首部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与30多家知名机构共建“1+3+X”政府基金矩阵,总规模超500亿元,其中新能源领域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446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保障。
今年1月—9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9.94亿美元,同比增长23.9%,总量列全省第五,增幅列全省第一。
交流会上,安赛乐米塔尔津西新材料、当升科技、天目先导等常州新能源重点企业代表分享了发展成果与合作愿景。
安赛乐米塔尔津西新材料(常州)有限公司首席行政官钟浩华透露,其新能源软磁材料项目正稳步推进,预计2027年中期投产。项目将100%使用绿电,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等领域,可有效降低电能损耗,同时将携手全球供应商打造立足常州、辐射长三角的产业生态集群。
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翔宇表示,公司专注于新能源领域锂电三元正极材料的高端发展,已建成年产7万吨锂电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高端数码电池等市场领域;深度绑定国内外核心客户,既为理想、小鹏等国内车企配套,也进入大众、宝马等国际车企供应链,未来还将投资建设年产3000吨固态电解质材料生产线,把握固态电池发展机遇。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尹伟东介绍,作为中科院物理所高容量纳米硅碳负极材料唯一产业化平台,公司已布局专利近500项,产品不仅供应华为、荣耀、小米等消费电子品牌,更进入宁德时代、亿纬锂电、中创新航等头部电池企业供应链,市场份额领先。未来,将不断深化与产业链各方的战略协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交流会的项目签约环节成果颇丰。16个重点合作项目分4批集中签约,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变压器、汽车零部件、智能电网等新能源产业核心领域,累计总投资近100亿元。
交流会最后,常州向全球新能源企业发出诚挚邀请,欢迎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选择常州、投资常州、扎根常州,成为城市发展的“铁杆合伙人”。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常州新能源产业的综合实力,更搭建了跨国界、跨领域的合作桥梁,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常州力量。
邱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