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产量全国第一 安徽“新”赛道驶出加速度

2025-10-17 17:46 来源: 大皖新闻

这种全链条创新生态吸引了更多创新主体。合肥市科技局数据显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4.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万户,达10130户,居省会城市第7位。

在合肥市骆岗公园,华为安徽区域总部配套工程已经完工。这个12.7平方公里的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合肥新能源汽车展示和体验的重要窗口。

合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构建更加完善的全产业链生态,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从检测认证到市场应用,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未来布局:从“合肥领先”到“安徽共振”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并非局限于合肥一地的单点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02.39万辆‌,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9.02万辆‌。

这一成绩得益于安徽全省层面的协同布局。安徽持续深化 “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其他市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特别是近段时间,新车型密集发布,江淮与华为合作推出的尊界S800填补国产超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空白,蔚来ET9成为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型。2025年10月15日,乐道第10万台量产车在合肥正式下线。10月16日,奇瑞捷途纵横G700成功横渡长江,成百年汽车工业首款“航江越野车”。

随着更多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全链条协同效应的持续释放,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合肥领先”迈向“安徽共振”,从“汽车大省”向“汽车强省”跨越,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的重构,也将迎接未来的无限可能。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摄影报道

编辑 汪艳

上一页 1 2 3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