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我们交付物流运输的纯电重卡完成了上海-成都干线的实载运输,全程2015公里仅充了三次电。”奚星捷介绍,目前该企业的新能源重卡已经登陆了全球17个国家,同时还在打造跨境物流路线。
“我们选择在合肥发展,正是看中了这里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奚星捷表示,“从零部件供应到整车制造,从研发支持到市场推广,合肥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电池突破: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革新
能量密度达360Wh/kg,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这一数据让国轩高科站在了全球电池技术的前沿,也成为合肥新能源汽车全链条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
“从磷酸铁锂到半固态,再到全固态,我们一直在突破电池技术的天花板。”国轩高科高级副总裁王永海介绍,目前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国轩高科已取得系列进展: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提升60%,材料空气稳定性显著增强,正负极材料克容量实现较大突破。与此同时,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达360Wh/kg,可支持整车续航超过1000公里,并通过3毫米针刺安全测试,实现“不起火、不爆炸”,安全性能大幅提升。
“合肥完整的产业链为我们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力。”作为合肥本土培育的新能源企业,国轩高科已成长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重要“玩家”。
2025年5月,国轩高科在2025全球科技大会上集中发布了六款新品,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启晨二代电芯、G行重卡标准箱等。
据介绍,目前国轩高科正在推进产能达12GWh的准固态电池量产线建设。预计不久后,搭载该电池的产品将陆续推向市场。
创新生态:从“单打独斗”到“团体协作”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全链条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合肥市已建成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全链条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61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9家。已建、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3个,累计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