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强化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协作,构建应用协同生态,由行业组织牵头,联合终端厂商、应用厂商、大模型厂商等,加快构建统一的终端设备与智能应用之间的接口规范与数据格式。力争到2030年前形成2至3类相对统一、国际领先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平台,促进百亿级终端应用的跨界无缝互通,建成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大生态。
三是中央和地方部门加大对人工智能终端领域研发与应用专项的支持。力争到2030年,建成具有全球一流竞争力的智能终端产业生态。
二、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力争2026年可上高速
汽车产业已经迈入智能化的高级阶段,高阶智能驾驶成为汽车工业的必争高地。近年来,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为搭载L3级自动驾驶汽车发放型式批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支持量产应用;目前,L3级自动驾驶正在开展上路通行试点,L4级自动驾驶在数十个城市进行示范应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已初具条件。
尽管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处于全球并跑阶段,但是在量产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专属保险、安全宣传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使得产业界难以进行清晰的产品规划和推广应用。
对此,雷军建议,一是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大范围测试验证,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全国性测试验证,力争2025年建立跨区域、跨省份、一体化的便捷互认机制;同时加快量产商用进程,尽快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时间预期,力争2026年可支持高速快速路自动驾驶、城市自动驾驶等功能的量产应用。
二是争取2026年前完成设立自动驾驶汽车专属保险,包括交强险、商业险、三责险等,降低自动驾驶汽车推广门槛,维护驾驶人、乘客和行人的权益。同时,持续加强自动驾驶的宣传教育,严格规范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完全自动驾驶等用词和适用场景,避免夸大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