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的上市车企中,蔚来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的营收虽然也在增长,但仍未摆脱亏损。
具体来看,2023年,蔚来汽车总收入为556.18亿元,同比增长12.9%,亏损226.55亿元,亏损额较上一年度增长44.8%。
小鹏汽车总收入为306.8亿元,同比增长14.2%,净亏损为103.8亿元,亏损额较2022年增加了12.4亿元。
零跑汽车(09863.HK)总收入为167.47亿元,同比增长35.2%,净亏损为42.16亿元,亏损额较2022年的51.09亿元有所收窄。
显然,上述三家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中,蔚来汽车亏损最多,且亏损扩大速度最快。截至2023年12月31日,蔚来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结余为573亿元。
传统车企加速拥抱新能源
造车新势力超百亿
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对合资品牌带来了巨大冲击,从车企已公布的年报来看,销量下跌成为合资品牌2023年挥之不去的“梦魇”。
天眼查显示,2023年,日系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滑约9.9%,市场份额更是连续三年下滑,以福特和通用为主的美系车同期销量也有所下滑,仅德系车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微增。

在此情况下,各大车企纷纷加速拥抱新能源,最典型的是广汽集团和东风集团股份。前者对旗下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投入了大量资源,拓展埃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2023年销量迅速上涨至48万辆,同比增长达77%。后者宣布实施新能源品牌“跃迁行动”,将一体化管理“东风”品牌旗下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纳米三大系列产品,计划未来三年在自主新能源领域投入500亿元,迭代推出18款自主乘用车新能源车型。
相较于加速转型的传统车企来说,造车新势力的“血条”并没有那么厚,在愈发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即便已成功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们也面临着大考。
可以看到,在2023年已经有部分新能源车企“倒下了”,还有一部分不时传出销售网点倒闭,拖欠供应商货款等消息。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加速洗牌。
有分析认为,市场加速洗牌阶段,对车企的用户运营和服务能力、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直接解决用户痛点或让用户强烈直观感受到的产品将更容易受到青睐。
进入2024年,由比亚迪掀起的新一轮价格战仍在不断进行,与此同时,新选手小米汽车也高调入场,盈利能力薄弱的车企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坚持留在牌桌上,“剩者为王”成为部分车企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