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公交车实现能源全面清洁化 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逐年提高

2023-10-20 03:51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2022年度西安市绿色出行指数报告》发布

公交车实现能源全面清洁化 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逐年提高

研讨会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10月19日,在西安智慧交管研讨会上,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布了《2022年度西安市绿色出行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西安市中心城区平均通勤时间35分钟,公交车实现能源全面清洁化,常规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轨道客运强度全国排名第4,智能信号控制比例处于较高水平。

中心城区平均通勤时间35分钟

《报告》显示,2022年西安市绿色出行指数为83.2(百分制),同比增长了2.9分。西安市中心城区平均通勤时间35分钟,相对2021年保持不变。

人口的不断增加及空间尺度的进一步拉大,城市用地向三环外扩展,呈现出以高新区为核心的放射状通勤联系特征,三环以外区域出现了一定的居住和就业人口,居民通勤距离不断增长,大量由灞桥至高新、未央至长安等长距离跨区通勤出现。人均通勤距离相对2021年增长了0.7km,但通勤时间仍能保持稳定,这主要得益于可靠性较高的轨道交通的建设及交通秩序的优化。

就通勤时间而言,与同等规模城市相比,西安市民的平均通勤时间处于相对较好水平。

常规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

《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西安市绿色出行比例为73.2%,较2021年73%稳中有增。

2022年,西安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300米覆盖率为68.6%,未来西安将继续提升300米覆盖率水平。2022年,西安市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设置率为30.4%,公交专用道里程398.9公里,与2021年保持不变,主要沿二环路、长乐路、未央路、朱宏路、西部大道等重要路段布设。

为鼓励绿色出行,缓解早晚高峰通行压力,西安市交警支队持续推进公交专用道规范化施划,并在全国范围内创新公交专用道管理政策,在确保公交优先通行的前提下,允许新能源车辆、出租车及9座以上客车通行,大幅提升了公交专用道的利用率。

轨道客运强度全国排名第4

2022年,西安轨道新增运营里程20公里,形成8条线路279公里的网络化运营新格局。轨道站点增至173个,中心城区站点800米人口与岗位覆盖率从2021年的33.9%提升至42.3%。

轨道日均客运量210.6万人次,客运强度为0.83万人次/日公里,受疫情影响,较2021年1.11万人次/日公里有所下降。虽受疫情冲击,但西安市仍然达到了国家关于“拟建地铁线路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0.7万人次/日公里”的要求,且客运强度全国排名第4,处于上游水平。

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处全国第一梯队

《报告》显示,西安市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全国第3,公交车实现能源全面清洁化,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逐年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为100%,成为城市交通领域首个实现能源全面清洁化的行业。

截至2022年底,西安市新能源汽车拥有量达25.98万辆,新能源汽车比例达6.0%,相对于2021年3.8%实现大幅提升。

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与上海市、杭州市、深圳市等城市齐平,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同时,西安市是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第一大城市。

2022年,西安市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达94.7%,提升2.7%。全国36座城市直流公用桩平均覆盖率71.2%,西安排第1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智能信号控制比例处于较高水平

《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西安市工作日高峰期干路网平均速度约为19.8km/h,与2021年(20.0km/h)基本持平,高峰整体拥堵水平为中度拥堵。

2022年,西安市联网协调信号控制路口比例约为90.4%,较2021年(89.4%)小幅增长。《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测评指标体系》中,该指标目标为80%,西安市已经达到该目标,整体硬件水平较高,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将在减缓城市拥堵及由此造成的尾气排放中逐渐发挥作用。

记者了解到,西安市政府开展的绿色出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践行“双碳”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西安也是全国范围内最早开展该项研究的城市之一,为全国提供了西安经验。

1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