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中国汽车产业格局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发生了。注册资本高达200亿元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第一家落地重庆的央企,并与一汽、东风共同构建了中国汽车央企“三巨头”体系。相信很多人都分不清央企和地方国企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我在此给大家粗略解释一下。
央企车企和地方国企车企虽然都属国有性质,但在所有权归属、核心目标、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些差异深刻影响着运营和发展轨迹。
央企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
所有权归属方面,央企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直接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进行监督管理;管理层级接受国资委的直接领导和考核;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任命通常由中央(国资委、中组部)决定。
就比如今天,国务院国资委发布《3户中央企业10名领导人员职务调整》,根据公告信息,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非任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总经理人选,谭本宏任党委副书记、董事。
地方国企的所有权属于省、市、自治区等地方政府,由省国资委、市国资委代表地方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管理层级接受地方国资委的领导和考核;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任命通常由地方党委和政府决定。
央企的目标是服务国家战略
核心目标方面,央企的首要目标是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包括引领国家汽车工业发展(如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如在关键领域保持自主可控)、落实国家重大政策(如新能源汽车推广、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国际化战略)。
就在前天,阿维塔科技宣布阿维塔数智工厂正式挂牌,其总裁陈卓表示:“随着新央企的成立,阿维塔所获得的支持将更强劲有力。”据悉,该工厂原为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生产长安启源E06、深蓝S06、阿维塔07三款车型,本次更名意味着此工厂今后专属于阿维塔科技。此举印证了长安汽车的战略化目标——大力推动阿维塔站稳高端市场,将阿维塔打造成全球新豪华智能电动汽车领导品牌。
地方国企的首要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拉动地方经济(如创造GDP、税收、就业岗位,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企业)、促进地方产业升级与集群发展(如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聚集和发展)、落实地方发展规划、提升地方形象与影响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
央企更容易得到部委支持
资源禀赋方面,央企更容易获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专项资金、政策试点、关键资源配置;凭借国家信用背书,通常拥有更高的信用评级,融资渠道更广、成本更低;在跨省、跨国业务拓展、资源整合中,更容易得到中央部委的支持和协调。
举个例子,在央企身份加持下,作为长安汽车集团唯一商用车业务战略承载者的长安凯程就可以进一步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复用乘用车技术资源,加快突破和掌握“无人物流智驾技术、车辆调度运营平台”两大核心技术,推动长安凯程从单一车辆销售向“智能硬件交付+数据服务增值”升级,抢占未来物流发展趋势先机。
相比之下,地方国企则能获得地方政府在土地、税收、补贴、采购、基础设施配套、人才政策等方面强有力且直接的支持,获取国家级战略资源相对难一些,融资能力受地方财政实力和企业自身资质影响较大。
写在最后:
央企是“国家队”,核心是代表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拥有国家层面的资源、信用背书和跨区域协调能力,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巨头,引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地方国企是“地方队”,核心是服务地方经济,成为地方支柱,拥有地方政府在属地范围内强有力、直接的支持,决策相对灵活(本地事务),深耕区域市场,目标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繁荣。
一句话总结就是——央企看全国、谋全球、扛大旗;地方国企守一方、促经济、靠地方;两者在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中扮演着不同但都至关重要的角色,共同构成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国有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