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根据电池使用寿命推算,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可见,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正处于政策引导向市场化驱动的关键状态,动力电池的规范回收,既保护环境缓解资源紧张,又提振消费有助于提升国际地位,值得大力推进。
挖好动力电池回收的“金矿山”是多方利好的必然举措。动力电池回收包括回收收集、检测分类、梯次利用、拆解破碎、材料回收等步骤,这一过程既解决了废旧电池电解质和两极金属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又能从废旧电池中回收锂、镍、钴等金属。一块退役电池回收不当,会对土壤水源造成几十上百年计的长期污染,但回收得当的废旧电池无异于一座“金矿山”。例如格林美公司年回收的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的20%以上,回收利用的钴资源超过中国原钴开采量的350%以上,其中大部分来源于退役动力电池金属回收,这些资源的再利用极大缓解了原生矿的压力,让废旧电池重获生机。
做好动力电池回收给电池找到“第二春”,也能给消费者吃下“定心丸”,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正规渠道回收的动力电池会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测试,符合要求的电池会“焕发第二春”进入低梯次利用。例如湖南发布《湖南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力求建成共享回收网络体系,引导省内8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退役报废动力蓄电池进入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引导形成“回收—梯次利用—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产业链和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群与资源最大化节约。同时,当电池经正规渠道焕发余热后,被不正规小作坊收购后再度流入市场的“黑心电池”会大大减少,减少消费者疑虑,而经正规测评寿命的电池也让二手车的买卖更令人放心;再加上汽车下乡助力下沉市场,以旧换新补贴刺激消费,新能源汽车前景大好。
要制定好动力电池回收标准,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整车与电池制造上全球领先,但电池回收依旧是一片需要规范的蓝海,“价高者得”使动力电池流向了出价高但处理不环保的“小作坊”,因此动力电池的回收拆解需要行业规范。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再度批准发布《废弃电池化学品回收利用评价技术规范》《废弃电池化学品处理处置术语》等五项国家标准。中国正着力构建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发挥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先发优势,让中国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和新能源汽车一起“走出去”,增强国家影响力。
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还有待规范,但毫无疑问是一片值得探索的新大陆,要加快行业标准体系构建,挖掘市场潜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让新能源市场优势转化为动力电池回收先手优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江雅珍(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团队、河溶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