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治理路在何方?

2024-06-14 07:05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问题,目前一些企业正在进行有益尝试和探索。

青秀区排水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示范站是南宁交投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标杆试点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站点增加了烟雾报警器、自动喷淋系统、悬挂式灭火装置等消防设备。

项目负责人李超说:“突发火情时,消防主机将自动切断电源,喷淋系统迅速灭火,并第一时间与小区管理处进行消防联动。该站点还拥有智能充电功能,可根据车辆电池状况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和电压,充满自停,防止过充。我们能实时在后台监测充电数据,掌握充电站运行状态,确保平稳运行。”

“我们将持续提升充电设施质量和性能,通过示范站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全市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确保充电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强、安全性更好。同时,推进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共享数据,共同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和完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李超说。

针对外卖、快递、代驾等从业人员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目前,南宁采取的办法是多建充换电柜。在兴宁区华东路一处充换电柜旁,外卖骑手张浩正在扫码换电池,“我每天基本要跑150公里以上,充换电柜为我们节约了大量的充电时间,而且这里的电池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用起来很放心。”

充换电柜使用安全如何保障?该项目运营企业负责人介绍,充换电柜内配备有消防系统,电池着火时会自动喷淋消防水。

安全充电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共治、共建。今年,南宁市将新建电动自行车停车棚、修缮原有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增加和完善充电设施作为全市老旧改项目155个小区改造的重点任务。推动各县(市、区)、开发区通过物业自筹、启用公共维修基金、业主自筹、引入第三方社会资本等形式新建电动自行车停车棚236个,新增电动自行车停车位2.1万个,增设充电口1.2万个。

本报记者阮晓莹/文 陈麒元/图

上一页 1 2 3 4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