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环球时报记者近观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24-05-14 01:39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如果中国新能源汽车真的‘产能过剩’,那我们应该看到很多大型停车场塞满卖不出去的新车。”美国彭博社近日报道称,综合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与行业协会数据分析,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并不高,特别是绝大多数排名靠前的汽车制造商产能利用率处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虚假叙事,实为遏制中国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旨在保护美国自身的落后产能,是实打实的贸易保护主义。这一做法扭曲了公平竞争,严重扰乱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他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在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幅增长的过程中,对传统汽车产业构成一定的冲击。美国为了保护自己的传统汽车产业,以“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环保”为名,出台《通胀削减法》,声称中国补贴新能源汽车加剧其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子虚乌有。

采访过程中,多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人士也向《环球时报》记者表达了他们的观点。王扬说:“从发展的角度讲,我们希望业务和客户分布更广,目前产能建设和选址都是依据现实需求出发,而不是盲目建厂、扩充产能。”蒋兆君表示,汽车产业的确会因为技术革新出现“落后产能”,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国新能源车企并不是野蛮地扩产,而是遵循市场规律,在满足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中实现可控的动态平衡。

汽车行业专家吴硕成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尽管汽车市场有波动,但能够满足消费者升级需求的生产能力仍然不足,优质的产能并不过剩。

对于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企业依旧表达了强烈的市场信心。王扬表示:“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贡献。未来依靠科技创新和过硬品质,中国新能源汽车会更受欢迎。”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涂蕾 张蔚蓝·

上一页 1 2 3 4 5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