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金属之花”绽放在世界舞台
孙振余:千锤百炼成一器
孙振余与他的“金属之花”。
人物名片:孙振余,1997年出生,现为台州技师学院专职教师。他刻苦钻研并掌握汽车车身修理核心关键技术,2018年度在全省青年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汽车装调工”第三名,被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8年在中国技能大赛——第十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汽车装调工”一等奖。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24年荣获“浙江工匠”。
台传媒记者朱玲巧文/摄
不久前,台州技师学院捐赠的钣金手工作品《梅》《兰》《竹》《菊》被世界技能博物馆收藏。
这些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无数眼球,成为博物馆的亮点之一。
捐赠作品由台州技师学院汽车钣金专业教师、全国技术能手孙振余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完成。
他带领学生,以铜片、铝片为原材料,经过剪、敲、造型等工序,将车身修复中的钣金技术与传统工艺完美融合,让“金属之花”绽放在世界舞台。
匠心塑造“金属之花”
记者见到孙振余时,他正在实训教室中,精心制作一朵独特的“金属之花”。
这朵花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蕴含着车身修复中的钣金技术,每一锤每一敲都充满了技艺与智慧。
“花瓣的形状、花叶的纹理,都需要一锤一锤敲打塑造。如果敲打的次数太少,花瓣的形状就不够好看。反之,如果敲打过多,花瓣就容易变形。因此,掌握敲打的力度和次数,是制作花朵的关键。”孙振余说。
这个过程是枯燥且漫长的,一片花瓣可能就需要经过几百次的捶打,一朵金属花则需要花费几个小时。这与汽车钣金维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考验着维修人员的手上功夫。一锤子敲歪了,就可能前功尽弃。
孙振余对汽车的热爱源于他的童年。2015年,他考入职业技术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从单个钣金零件开始修起,到焊接组装成整车,他的技艺快速成长。他说:“车身维修的过程需要维修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以及坚定的毅力和耐心,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在敲打的过程中一眼看过去,就能找到不平整的地方。”
在长期实践中,孙振余深知每一次挥动铁锤敲打钢板的枯燥,于是他想方设法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用铜板和铝板敲打出花朵。他通过仔细观察身边的花花草草,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赋予钣金艺术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创造出充满匠心的“金属之花”。
孙振余还把“金属之花”的制作过程结合到教学中,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训练模式,让枯燥的车身修复变得有趣。
他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在学习车身修复技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钣金艺术的魅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技艺的车身修复人才。
投身竞赛精益求精
孙振余踏入汽车维修这个专业后,立志将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2018年备战全国技能大赛期间正值酷暑。每天清晨7点,他就早早起床来到实训车间,开始一天的训练。直到深夜11点,他才结束当天的训练。
这段时间里,他不仅挑战了多个项目,还学习了专业课程,进行了体能训练。如此高强度的生活节奏,让他的身体负荷一度达到极限。
他把每一次训练都当作比赛:“我要把每一锤下去的细节都‘盯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去精益求精地完成每一个项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那一年的全省青年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汽车装调工项目”第三名,之后又获第十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汽车装调工一等奖。
如今,他已经成为台州技师学院一名教师,不仅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还致力于辅导学生投身竞赛,将竞赛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相结合。
孙振余用自己的成长故事激励着更多学生投身技能竞赛,多次带领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取得了市级、省级一等奖的优异成绩。目前,他通过新型学徒(订单)培养高级工以上职业等级人数达到50余人。
在科研教学改革方面,孙振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学校综合性和专题性创建评估工作,参与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项目。他还参与编写了《汽车车身修复(初级)》教材,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