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用自研技术,驱动新能源汽车加速跑
讲述人:中国一汽研发总院电机电驱动开发部高级主任 王斯博
作者:本报记者 李丹阳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04日 04版)
王斯博在研究电驱系统。受访者供图
2010年,我投身新能源汽车研发时,不少技术方案都由一些外国企业牢牢把控,我们处处受制于人。那时我便知道,不能一味跟跑,要开辟自研路线。
十年磨一剑。得益于国内相关技术发展及一汽集团的大力投入,我和团队挑战了全新的电驱动系统技术路线。2021年,我们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打破欧美的技术壁垒,实现后发赶超;今年,搭载我们自研的超高速高效电驱动系统,红旗某车型首发了22500转/分钟转速及96%最高效率,跑在了行业前头。
从跟跑到领跑,变的,是日新月异的技术,不变的,是我们科研人员始终保持的冲刺姿态。
回想3年前,我们的上一代产品已实现15000的转速,达到了行业前沿水平。下一步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这是所有新兴技术必然面临的挑战:你没法再踩着前人的脚印走了,只能依靠自己的行业视角和技术积淀,进行模糊决策。
这回,我们给自己定了个“极限挑战”——22000转以上!别看只是数字往上加,这可不是量变,而是质变了,对材料、热、震动等多维度的构造,都要突破极限,甚至重新设计。为了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我们这个年轻团队倾力投入,不断优化方案,不断推翻、重来,常常讨论得废寝忘食,结束时才发觉已是夜里两三点钟。
创新,在一次次“头脑风暴”后成型了。比如在控制方面,超高速的电驱需要“超强大脑”进行控制,就像指挥家指挥一支庞大的乐团一样。为此,工程师们开发了全工况变频控制方案,控制时序偏差低于百万分之一秒,相当于有高水平指挥家同时指挥千人的乐团演奏美妙的乐章。为了从其他制造行业找灵感,我们自己动手拆解工业电机,研究装配生产线,最终设计出新能源超高速电机转子液氮冷装配的方法。
18000,18500,20000……历经了三四年时间,我们在不断试错、重来中“波浪式”前进,直到与那个看似遥远的目标“巅峰相见”。
只是,我们仍不敢停歇。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跑出“加速度”,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了加速技术落地,让科技创新成果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研发团队正朝着“销售式研发、货架式供给、传播式技术”的方向改进工作。大家走出实验室,到产业上下游广泛调研,根据市场方向研发、储备更多技术,争取摆满技术的货架,供用户按需取用。
适逢高质量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已经准备好,随时迎接新的“极限挑战”。
(本报记者李丹阳采访整理)
(本期选题支持:光明日报社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