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北京⇀上海 跨越6省市1500千米 在7个加氢站加氢补能
我国氢能车首次完成长距离跨区运输
据央视新闻报道 记者昨日从中国石化获悉,两辆以氢为燃料的汽车,日前实现了北京到上海,1500千米长距离运输测试,这是我国氢能车辆首次大范围、长距离、跨区域的实际运输测试。
本次长距离运输测试的氢能车系两辆重卡,装备了180千瓦氢燃料电池系统,搭载货物为氢燃料电池冷却液、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等环保科技产品,整车重量达28吨,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车辆从北京大兴出发,历经2天时间,跨越京津冀鲁苏沪6个省市,最终抵达上海青浦,全程大约1500千米,在沿途7个加氢站进行了加氢补能测试。
氢能汽车是以氢为燃料的汽车,它与纯电动汽车都属于新能源汽车。氢能车辆补能速度快、在长途重载上具有优势,但多年来受限于加氢站网络和续航能力,氢能交通仍局限在一省或一域。为实现长距离、跨区域氢能运输,近年来,我国加快布局加氢站网络。目前,我国已初步实现京津、成渝、沪嘉甬、济青和汉宜等多条高速氢能通道。
我国氢能汽车目前约21000辆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
氢能汽车是以氢为燃料的汽车,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我国建成加氢站数量居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600辆和5800辆,同比增长55.3%和72.0%,产销量均保持高速增长。
据介绍,我国氢能汽车目前约21000辆,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也在快速下降,为氢能交通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我国加氢站网络不断完善,为氢能汽车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截至目前,全球累计建成加氢站1152座,其中我国累计建成加氢站428座,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有30个省市有加氢站。
下一步,我国将继续推进加氢站的建设。联合整车企业、氢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大型物流企业、氢能源及加氢站运营企业等,逐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完善氢能产供储销网络,引领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我国氢能产业专利居全球第一
到2060年氢能需求预计达1.3亿吨
氢能产业是我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氢能产业应用驶入“快车道”。
2019年3月,氢能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先后出台多个配套规划和政策,推动氢能研发、制备、储运和应用链条不断完善。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氢能消费量大概是每年4000万吨,氢能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在消费侧的使用,目前氢能主要在工业领域、化工领域,未来还要向冶炼、能源发电、建筑领域进一步拓展。
目前,我国氢能专利位居全球第一,绿氢制取、氢燃料电池、大流量加氢站控制系统等技术取得突破。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到2060年,我国氢能需求预计达1.3亿吨,交通运输领域将逐年扩大规模达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