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今年以来,我国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投资结构整体优化。各地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重要着力点,聚焦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随着一系列支持举措的出台,各地投资环境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投资方向更加精准。
浙江:推动要素集聚
本报记者 柳 文
步入位于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的海威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车身一体化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抓紧施工,确保厂房能够如期完工。“依靠自身掌握的铝合金压铸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式压铸新能源汽车超大型结构件工艺,实现抗拉强度、延伸率等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公司总经理徐平告诉记者,该项目被列入2024年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名录,预计将形成年产480万套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件的规模,产值超50亿元。
重大项目动起来,需要服务保障跟上来。“明确时间节点,动态、常态谋划项目,同时建立项目前期办公室和跟踪办公室,实施项目全周期服务管理,强化全要素保障。”嵊州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政务服务,既为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保驾护航,也激发各方面投资活力。今年,嵊州共有新建重点项目149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99个、工业项目41个、商贸项目9个。
据了解,为扩大有效投资,浙江提出“千项万亿”工程,每年滚动推进1000个左右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5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7万亿元以上。今年,主要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关键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助力产业提质升级,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投资总量保持合理增长,确保2024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炯透露,在推动投资增长的同时,浙江尤其注重推动投资结构优化,促进投资量稳质优,让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目前,浙江正千方百计为投资项目备足“粮草”,推动要素向“大、好、高”项目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