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妹给学生示范工业机器人操作
□ 杨袁鑫 胡阳梅 万骏 胡唯豪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在认真听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孙景南的发言后说:“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用匠心筑梦,靠技能闪光。在连云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创于新”,在港城各条战线辛勤耕耘,用严谨坚守、精益求精助推港城高质量发展。匠心聚,百业兴。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聆听他们于方寸之间用双手打磨梦想、筑梦港城的故事。
周士皆:
37年如一日,对大型“抓娃娃机”进行电气检验
“呜——”8点的连云港港马腰作业区,船鸣打破了港池的寂静,一艘散货船即将靠岸。码头上,距离34号门机不到百米,一位身着蓝色工装、头戴黄色安全帽的男子缓缓靠近。他叫周士皆,就职于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东方港务分公司,现为马腰作业区门机电气检验员。
1987年,周士皆从连云港市水运技工学校毕业,被分配到连云港港马腰作业区门机队从事门机电气维修,一直工作至今。“通俗点来讲,门机就像是大型‘抓娃娃机’,只不过它‘抓’的是散货船里的散货。在船靠岸前,我们门机电气检验员要对即将运行的门机进行电气检验。”周士皆说。
对门机进行电气检验,第一步是爬门机。在马腰作业区,现有5种型号共37台门机,34号门机只能算是其中的“小号”,它的驾驶室距离地面有20米,相当于5层楼那么高。“爬门机跟爬楼不一样,门机的楼梯有宽有窄,还是螺旋式上升的。”周士皆回忆,与门机相伴相守37年,最忙时曾一天爬过11次。
2020年,周士皆完成61号门机国产港迪整流柜改造工作,为公司节约资金60万元;2021年,他完成8台门机计量系统改造工作,让门机作业效率提升了20%;2022年,他完成71号门机行走受电器改造工作,保障门机安全可靠运行,为公司节约资金15万元……工作这么多年,周士皆探索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由他主导并取得成果的创新项目有140余项,在为公司节省可观费用的同时,也为港口装卸生产和技术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