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车企迷恋“黑红也是红”不可取

2024-04-11 06:37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王庆峰

近日,智己汽车和小米汽车的口水仗引发关注。原来,智己汽车在产品发布会上多次对标小米汽车,却因信息有误,被小米汽车要求道歉,网友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尽管在道歉信中,智己反复强调“我们主观上真的没有蓄意抹黑的意图,我们无意也更无力挑战小米汽车的泼天流量”,但无论是发布会前的“隔空对线”,还是发布会上的明嘲暗讽,都摆脱不了“蹭热度”的嫌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现状,似乎大家都患上了“流量焦虑症”。特别是小米汽车上市成为现象级的营销事件,更是把这种流量饥渴推向了极致。

不知从何时起,汽车行业不再仅仅“闭门造车”,而是喜欢站在“风口”上:各大车企的创始人和高管竞相当起了网红,从不公开点评对手变成了公开致敬、直接开怼;明明几十万元的车,偏要说“500万元以内最好”“1000万元以内最好”;本来是产品技术讲解,结果满场都是对标友商,动不动“遥遥领先”“没有对手”;为了营造空间大的感觉,有的车企另辟蹊径,在车里包起了饺子、架起了火锅;至于操纵水军攻击其他车企,则更加屡见不鲜,前段时间还有网友对某电动车进行恶意P图,引发不少风波。

其实,这是“流量焦虑症”在汽车行业的具体反映。如今是“流量为王”的时代,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善于打造IP,一些进军汽车圈的手机厂商善用利用社交媒体造势,让整个行业看到了网络营销的“新打法”。这原本无可厚非,但许多车企在营销过程中滑向了极端,信奉“黑红也是红”,蹭起热度来无所不用其极。曾经,某明星违法失德,不少品牌纷纷与之划清界限,结果有车企逆流而动,打算邀请该明星做代言人,因为“可以不断地制造热点,做错了也可以成为热点,道歉也是热点”,就是这种“黑红也是红”的心理反映。

站在聚光灯下,不仅有掌声和鲜花,也会有质疑和批判。正如雷军所说:“小米热度特别高,一点问题就会被大家拿1万倍的放大镜在看。”这些年,一些汽车品牌在网上搞得有声有色,但却因为过度营销而屡屡翻车,被流量反噬,败尽了路人缘。说到底,汽车不是快消品,也不可能做成一锤子买卖。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买车是一次郑重的理性选择。车企不能在“黑红也是红”的误区中迷失了自己,只有回归初心,用心做好安全和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并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才能走得更远。

至于那些虚假刷评、造谣引流、抹黑对手、发起网暴的网络营销乱象,更是得不偿失,一旦被查实,将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话说回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还很大,国外的市场更加广阔,各家车企不一定要搞成剑拔弩张的关系。大家携手向前,共同把市场做大,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吗?

1
查看更多精彩